第226章 “体系化”作战思路
和彼得喝到大概晚上8点多,虽然对方还提出来可以去换个场子接著happy,但陈江礼貌的拒绝了。
虽然老师给自己放了假,但对於纪律已经浸透到了骨髓里的中国军人来说,自我约束是必不可少的。
赵振国等人对於陈江的这一点就非常钦佩,这才是中国军人该有的样子。
秦栋其实一直都在酒店大堂的角落里等著他们回来,看到几人在8点多就回来了,也不由地长出一口气,他们代表了中国军人的形象,这几个小子万一要是在外面闹出了点什么事情,自己的麻烦就大了。
好在有惊无险,一晚上过去后,十几人很顺利的回到了学校。
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容易了,课程学完后,就要开始最后的论文答辩,陈江琢磨了半天,选择了《关於未来战场体系化的思考》这一论文题目。
他先是请教了一下秦栋老师,结果秦栋老师对他这个题目很感兴趣,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令陈江获益匪浅。
有了班主任的支持,陈江一门心思的扑在了图书馆里查文献资料,好在学校图书馆的馆藏图书非常丰富,所以陈江能在里面忘我的学习,特別是一些海外军事专家的著作,更是令陈江思路大开。
论文答辩大会的这一天,国防大学的一眾校领导都来了,规格相当的高。
由於前期已经交过论文的纸质版本了,今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现场答辩。
第一个上台答辩的是一名海军中校,他围绕建设深海舰队,阐述了他的观点,那就是必须要加大力度推动舰艇现代化,尤其是早日建成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建议,引来所有人鼓掌叫好。
后面的学员依次上台,陈江他们寢室里第一个上去的是赵振国,他的论文题目是《新时代装甲兵的突击与防御》,这篇文章他很重视,也虚心的向陈江等人请教过。
从他们一线步兵的角度看,从作战处的角度看,还有就是从空军、特种部队的角度琢磨装甲兵的用途与未来发展,写下了这篇洋洋洒洒一万多字的论文。
他的主要观点是:在未来战场,装甲部队必须摒弃常规思路,不再拘泥於装甲突击等传统进攻模式,在未来无人机和反坦克武器越来越先进的將来,这样明目张胆的衝锋,无疑就是去“送人头”。
他指出,装甲部队始终是未来战场的进攻与防御的核心力量,必须紧紧依靠空中和地面火力的掩护,儘可能的提升其综合防护能力。从而能抵御反坦克飞弹、无人机等多样化威胁,同时具备高机动性和火力压制能力。
要强化主动防护系统、小型相控阵雷达及爆炸反应装甲,切实提升装甲部队的战场生存能力。
当装甲部队隨著大部队转入防御作战的时候,不能成为固定不动的“活靶子”,而是要配合小部队进行机动防御,提高阵地的防御韧性。
一句话,过去大规模使用装甲集群的办法已经不怎么適用新时代战场了,这次出国观摩外军演习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他自己也没想到,这篇论文竟博了个满堂彩,连校长听了他的论文答辩,都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讚许。
紧接著上台答辩的是齐桓,他的论文题目是《论未来战场的特种作战》,
如今他是a大队的一名中队长,回去后接任副大队长的概率很高,他需要从全局上考虑大队的未来发展方向。
经过陈江当年搞的信息化建设,让a大队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后续的演习中,这个大队一直都是各支部队最头疼的存在,但齐桓深知,这还远远不够,因为陈江跟自己说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特种部队可不仅仅为演习服务,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作为地区衝突中的快速反应部队。
能最快抵达战场,以最直接最高效的手段达成战役目的,这才是特种部队需要做的事情。
而目前a大队还没有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设想,如何把国內的特种部队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现代化升级改造,让他们与国际主流接轨甚至超越,这才是他们这一代特种部队人追求的最高目標。
现场的部分校领导就齐桓提出的设想,进行了提问,齐桓都能准確无误的回答出来,令诸位领导十分满意。
再后面上台的是林笑笑,他的论文题目是《新时代航空兵的发展方向》,主要阐述了陆基航空兵与海军舰载机航空兵的协同作战问题。
从目前看,陆基航空兵更加强大,但从远景来看,海军航空兵发挥的作用更加强大,特別是隨著国家航母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先进战机都会飞上航母甲板。
但航母上的舰载机飞行员选拔,还是要紧密的依赖於陆基航空兵,两者要两条腿走路,虽有先后,但不讲主次。
这些也是他和陈江閒暇之余探討出来的结论,他万万没有想到,陈江对於空军的建设居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让他非常服气。
最后一个上台的正是陈江,他一上来就提出了一个犀利的问题:
“我想问问现场的诸位,在当前我们海陆空三军的常规武器装备中,有没有哪样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台下的眾人面面相覷,都不知道陈江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但简单的思索了一通,似乎真的没有一样是世界顶尖。
“没错,应该是没有,”陈江苦笑一声,“儘管我们的军工科技专家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奋力追赶,但很遗憾,我们目前还是没有任何一样能敢拍胸脯保证,是位於世界顶级水平的。”
“关於这一点,不是专家们的过错,实在是我们的军工底子太过於薄弱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需要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这一点是急不来的。”
“陈江同学,你到底想要表达什么观点?”
终於,下面有评委老师提出异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