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身为大明勋贵之首的英国公自然也来了!
不过英国公此次前来相送的不只是朱慈烺,还有他的儿子张世泽。
毕竟打仗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忘了未来的英国公呢?
另外不只是张世泽,朱慈烺这一趟把京城里的那些勋贵子弟能带上的都带上了。
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只要年满十五岁都得跟着一起去!
不过朱慈烺并不指望他们带兵打仗,而是想带他们出去开开眼界,让他们见识见识真正的战场,明白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说不定回来之后还能有所改变。
不然让这群家伙待在京城里只会祸害百姓。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这次来相送的一众勋贵,一个个哭得都比较伤心。
有的勋贵眼泪鼻涕横流,双手不停地擦拭着,有的则哭得混身颤抖,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
“孩子,您可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那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朱慈烺是打算要他们的命呢!
就在这时,一阵尖细的声音突然划破了这热闹而又略带滑稽的氛围。
“陛下驾到!”
这声音如同利剑一般,瞬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众人寻着声音望去,便看到不远处的地方,崇祯在一众人的簇拥下缓缓地走了过来。
此时太阳刚好升起,阳光洒在崇祯的身上,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那威严的气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众人赶忙俯身下拜,齐声高呼: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山呼万岁的声音震耳欲聋,就连朱慈烺以及众将士全部都跪了下来。
崇祯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中也觉得无比豪迈,随后大手一挥道:
“都起来吧!”
随即,众人这才缓缓站了起来。
紧接着,崇祯径直来到了朱慈烺和一众将领面前。
看了一眼朱慈烺之后,崇祯转身直接从王承恩手里的托盘端起了一壶酒。
与此同时,有太监将一个个酒碗分发给了站在最前面的一众将领,就连朱慈烺也是如此。
随后崇祯亲自上前,将酒缓缓地倒进了眼前众将士的碗里,那酒如同一股清泉注入碗中,溅起一朵朵小小的酒。
看到皇帝亲自为自己斟酒,众将士一时间也是一阵激动。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感激的光芒,有的将领甚至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
等到面前的将领们人人手里都有一碗酒之后,崇祯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扫视着众人然后郑重地说道:
“众将士,喝完这碗酒之后便出发吧,朕在京城等着你们得胜归来。”
那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
众将士听到这话赶忙说道:
“多谢陛下赐酒,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充满了无比坚定的决心!
随后将士们二话不说,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喝完酒后,将士们将酒碗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一时间,酒碗破碎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在向敌人宣告他们的决心。
崇祯再次看了看朱慈烺,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但他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挥了挥手。
“去吧!”
朱慈烺微微颔首,转身直接上了龙辇,众将领也骑上了马,随后大军开始向着河南的方向而去。
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好似形成了一首激昂的战歌。
至于崇祯,他一直站在原地,目光紧紧地盯着朱慈烺离去的方向。
直到朱慈烺的身影彻底消失之后,他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只是此时他的步伐有些沉重,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牵挂。
毕竟这一别,估计要半年之后才能再见了。
就在朱慈烺准备去四川一带和李自成进行最终决战的时候,建奴这边最近也发生了不少大事。
首先和汉人一样,这个时期的建奴其实也是过春节的。
这其中多半来自汉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奴在与汉人的交往中逐渐吸收了汉人的文化习俗,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也渐渐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每到这个时候,建奴的盛京也就是如今的沈阳,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
不过相比于大明,建奴这边的这个年过的可就十分凄凉了。
毕竟皇太极病重,人们哪里敢大肆庆祝?
而且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皇太极的病情已经越发严重了。
他那原本还算强壮的身体,如今已经变得瘦弱不堪,最长的一次,他足足昏迷了一个半月。
那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建奴这边人心惶惶,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皇太极要死了的时候,皇太极偏偏就清醒了过来。
不过这还是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太极真的活不了多久了。
根据太医的说法,皇太极的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建奴内部的权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首当其冲的,就是豪格顺利接管了原本属于皇太极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
之前豪格还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着两旗的交接,担心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和反对,但是伴随着两旗的顺利交接,他已经不需要再偷偷摸摸了。
毕竟他的那些兄弟和叔叔们也都不是傻子,这么大的阵仗其他人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有不少人都猜测皇太极应该是要传位给豪格的。
毕竟豪格接管了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不过这件事情皇太极始终没有正式宣布,因此众人也只是猜测而已。
不过这可就让多尔衮和大玉儿内心焦急无比了,因为要真是豪格继位的话,他们的计划就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