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将要从南方归来的人
司马欣的话语说罢,神色多有忐忑。
李斯思考着这些话,又道:“如你所言,六国的旧贵族会在各种条件上,一次次增加要求。”
司马欣行礼道:“这正是忧虑所在,人心是永远不会被满足的。”
李斯一手背负,神色凝重地望着远方,道:“除了娄敬的这个方法,你还有更好的方略吗?”
闻言,司马欣沉默了,其神色也越发的忐忑,他当然想说肯定有更好的,但他思来想去又沉默了,他心中的确没有想过更好的方法。
李斯倒也不意外,径直朝着潼关城走去。
司马欣还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他回头看向李斯,只能看到一个背影。
但在李斯面前,司马欣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李斯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看穿了自己有几分本领。
站在原地的司马欣很彷徨,更加地羞愧。
等李斯走远了,司马欣走回了县衙,而后关上门。
再之后,有人说司马欣一直闭门苦读。
今年蒙恬又从北方送来的羊群,而这些羊群通过买卖,送入了咸阳城。
咸阳城外的一处营地里,送羊群入关的队伍就在此地。
几个士卒聚居在城外,他们要在这里整合辎重,而后一起运去北方。
在上郡驻扎的兵马每个月都需要大量的粮草与辎重,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这支运送辎重的队伍来得早,始皇帝正在北郊避暑,这些事也落在了扶苏的身上。
程邈正拿着一卷竹简,一手提着一支笔,核对着运送的货物。
扶苏向一旁的将士手中借了弓,正在熟悉着拉弓的力道,这种弓是用来骑射的,说是拉开弓弦会容易。
但要造成杀伤,其实拉开力道并不轻松。
一箭放出,落在十步外的靶子上,却没有落在靶心上。
站在公子身边的校尉问道:“公子的箭术有人教过?”
扶苏回道:“辛老将军教过,不过近来有些时日没有练,生疏了。”
言罢,又是一箭放出,弓弦还有震动声,箭矢落在靶子上。
李斯从热闹的城门中走出来,一路来到公子身后,道:“公子,洞庭郡送来了文书。”
扶苏望了望更远处的靶子,张弓搭箭,又是一箭放出这一次箭矢没有落在靶子上,而是落在了地面上。
李斯又道:“今年三月,洞庭郡尉发弩卒三千驰援赵佗。”
“嗯,知道了。”
这种事情的确也只是知道而已,已经发兵驰援了,咸阳知道消息也就足够了。
李斯道:“臣昨天去过渭南了。”
如今始皇帝正在北郊避暑,大秦的国事就落在眼前两人身上,分别是李斯与公子扶苏。
不过现在的国事依旧是丞相李斯主导,公子扶苏多数时候只是过问。
因始皇帝的嘱咐,公子扶苏只是监理国事,真正主持国事还是丞相李斯。
或许是觉得公子扶苏年轻,始皇帝还是希望公子扶苏在能够独自处置国事之前,多向李斯学一学。
扶苏将手中的弓交给一旁的将士道:“这样的弓在匈奴人手中,有很多吗?”
“回公子,几乎每个人都有。”
“蒙恬手里多吗?”
“该是足够的。”
扶苏又道:“今年多了不少麦子与豆子,我还备了不少盐。”
说话间,扶苏打开一个木桶,桶中存放的就是盐,这些盐都是蜀中送来的盐。
“公子放心,我们吃得惯。”
“好,可还有什么需要的,我去准备。”
那年轻的将军又道:“按照军律,男子十七岁傅籍,轮流戍边,今年也是如此,蒙恬将军让我等带人去上郡,替换人手戍守。”
秦军军律的确有一条,男子十七岁就有职责入军戍守边关,每一批人都是轮流戍边。
要放在以前,关中的男子随便拉出一个,那都是在外打过仗的,
李斯问道:“上郡需要多少人手?”
“回丞相,需要三千人,不过蒙恬将军说了,可以等夏收之后,再行北上,等三千人到了上郡,替换下来的人就能回来了。”
“此事不容耽搁。”扶苏又道:“有劳丞相。”
李斯回道:“公子放心,每年各县每个亭的所有男子都有记录,就算是有不在家的也知道他们的去向,县里每年都会让各亭乡查问人口,谁家的孩子年满十七,都有在案,直接让县衙送人就好。”
在效率与执行力方面,秦法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
严格且细致的秦法下,一个男子每长一岁县里都要登册造案,甚至是他们是不是出了远门,哪怕是出了远门也逃不了轮流戍边。
只不过关中的男子都清楚年满十七意味着,只要是在籍的男子,都会在家中等着,与同乡的同龄人一起奔赴戍边。
可是在中原各地的执行力就不一样了,在关中有十成的执行力,到了更偏远的地方可能只有两成了。
扶苏又道:“丞相去渭南可有收获?”
李斯道:“臣在渭南的所见所闻已写下来,让人呈报给陛下了。”
注意到对方的笑容,扶苏迟疑地收回目光,忽然又觉得丞相该不会刻意地美化渭南功劳?
扶苏也只是稍稍一想。
李斯又与边上的将士交代了几句就急匆匆回去了。
眼看着这些辎重被装上车,扶苏又觉得关中既然是大秦的基本盘。
关中就需要更富庶,只有更富庶的土地才能养出更多的人口,也才会有更多的人来维护这一份富庶。
待辎重都装完,一车车的辎重也出发被运往了上郡,扶苏也才走回了咸阳。
夜里,程邈还在核对着今天的粮草运送事宜,做完这些之后天色已黑。
翌日,咸阳桥边,程邈带着一些吃食来到了这里。
他的目光在桥边扫视了一圈,就发现了现在坐在西渭河边正在烤着肉的张苍。
张苍脚边还放着几卷竹简,看起来是繁忙中有了些许清闲,才来这里烤肉。
程邈走上前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