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群鹿
咸阳城北郊的林光宫外,王翦被家仆搀扶着下了马车。
王翦拄着拐杖脚步迟缓地走向林光宫,还要一旁的家仆搀扶着。
之后,有消息传出来说是始皇帝与频阳公谈得很高兴,说是公子夫人有了身孕,这是大喜事,频阳公与始皇帝都饮了酒水。
据传闻,频阳公王翦的其余孙子孙女得了子嗣后,频阳公都没有这般高兴。
公子夫人有了身孕之后,频阳公高兴到醉酒。
甚至,王翦还几次三番说着当年打仗时,一直惦念着当初的关中。
王翦说,他老人家在攻打楚国时就一直记挂着关中,他说带着如此多的兵马,还担心关中的田地是不是没人种的。
担心关中的粮食是不是没人收了,关中的娃娃是不是会饿着,担心匈奴人是不是南下了。
带兵在外的时候,王翦老将军整夜整夜地睡不好。
林光宫的众多宫女与内侍站在殿外,都能听到频阳公的这些话语。
始皇帝与频阳公在殿内喝得酩酊大醉,几乎是忘了时辰。
直到三天后的这天早晨,频阳公才离开了北郊。
而后又传言频阳公回了频阳老家之后,再一次放出话,说是他老人家从此闭门谢客,也不会再出门了。
大概,早在公子扶苏成婚之后,频阳公就这么说过,而现在他老人家又说了一次。
之后有传闻,说是频阳公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
这天清晨,王贲回到了频阳的老家,看到了正在吃着面条的父亲。
老人家的身体一直很好,王贲早就习惯了老父亲的这种行为,总是在外或在始皇帝或者是公子扶苏面前,装得垂垂老矣的模样。
实则,老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
见到是儿子来了,王翦道:“今年新收了麦子,可让人去收拾过了?”
王贲回道:“我回家就是为了这些事来的,县里各亭乡都吩咐过了,我们与各家都是老规矩。”
几乎整个频阳的田都是王翦的食邑。
而且频阳老家的人,也都是最早一批跟着王翦出生入死的人,包括现在已老迈的频阳老秦军,他们的儿子与孙子都是跟着王翦打过仗的。
因此王翦虽掌握了频阳的食邑,这里的一切其实没太大的变化。
王翦对频阳的老兄弟们特别优待,甚至谁家缺粮食了,王家也会送一些过去。
王翦想起当初因为敬业渠而起,与李斯的一个约定,笑道:“十万石粮食,呵呵……这已是第二年了,公子能还给他李斯十万石,他李斯敢收吗?”
闻言,王奔暗叹父亲其实是个很记仇的人。
李斯虽是大秦的丞相,可父亲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瞧不上他李斯的。
当初被李斯摆了一道,父亲至今还记得。
王翦摆手示意一旁的仆从退下,等屋内就剩下了父子两人。
“公子如今任少府丞?”
王贲颔首。
王翦沉着脸,“他李斯教导公子扶苏,却将公子扶苏放在你这个少府的麾下,他李斯是何用心?”
“公子任职少府丞是始皇帝安排的。”
王翦冷哼道:“那是他李斯向始皇帝提议的,始皇帝向来如此,当年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在咸阳杀了多少人?始皇帝会为王家考虑,可也不会为王家考虑太多。”
王贲盘腿而坐,安静地听着父亲的话,父亲深知始皇帝的城府,才会有这么多告诫。
话锋一转,王翦又冷哼道:“那李斯……呵呵,别人不知道他李斯的心思,老夫岂会不知,李斯希望公子扶苏能够坐在少府的位置上,让公子扶苏位列九卿。”
王翦又从陶锅中捞出一碗面,道:“现在李斯希望公子扶苏能够坐在少府丞的位置上,用不了多久,李斯就会让公子扶苏坐在你这个少府令的位置上,再用不了多久李斯就会让公子扶苏坐在更高的位置上。”
言至此处,王翦看着两鬓已斑白的儿子,道:“该让就让了吧,有棠儿在,公子扶苏会一直善待我们的王家,公子扶苏是一个言出必行,令人信服的人。”
王贲颔首。
坐在家中,王贲都能感觉到现在的咸阳暗流涌动,还能感受到始皇帝带来的压力。
父亲与始皇帝在北郊的两天真的很和谐吗?
听说父亲还与始皇帝在外郊游,真正在郊游并且享受郊游的只有始皇帝而已。
当初父亲带着大军攻打楚国,在父亲回函谷关之前,始皇帝就像是压在全家人心头的一座大山。
而当父亲再一次去面见始皇帝,与始皇帝郊游,王家上下多数也都是彻夜难眠的。
棠儿有了身孕,王家不能没有表示,因此父亲才会亲自奔赴北郊,将这件事告知正在避暑的始皇帝。
好在,当年公子扶苏去函谷关迎回了家父,才让王家觉得少了许多压力。
王家要求存,需要公子扶苏。
而公子扶苏想要成为将来的秦帝,就离不开王家,李斯,蒙家以及关中人心的支持。
王贲什么都知道,知道公子扶苏想要成为下一个秦帝。
公子几乎是将这个想法写在了脸上,并且一直付诸行动。
从渭南的事就能看出,人心与权力……公子实则都要。
以前的公子只是一个孩子,现在的公子扶苏修渠,垦荒,得人心。
言出必行,赏罚分明,待人以诚且有能力,有远见的公子扶苏,以后自然会不断有人来效忠公子。
并且,李斯正在帮助公子扶苏。
正在让公子得到权力。
……
在如今的咸阳宫中,有一个传闻,这个传闻与鹿有关。
始皇帝自去北郊避暑后,而养在章台宫后殿的鹿无人照顾。
正值酷暑,这些鹿就去了人比较多的高泉宫,这些鹿与人亲近也很有智慧,它们知道哪里人多,只要是人多的地方,那么人们就会照顾它们。
而当这些鹿来到了高泉宫之后,被公子夫人留下了,就养在了高泉宫。
所养的鹿群中,其中有一头雌鹿正是领头鹿。
《管子》曾有言,鹿群以君卿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