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抢先占领舆论阵地!
【卫报】发布了专访,对于【狩猎】的访谈,吸引了不少电影爱好者的围观。
剧本真实事件改编,引发了不小的讨论,让【狩猎】的带入感,更加真实。
一篇针对【四月三周两天】的影评文章,瞬间引爆了戛纳小镇。
这是田小乐撰写,要求匿名发布的。
“———在二十世纪觉醒的年代,克里丝蒂安·蒙西用【四月三周两天】,想要完成一次堪称完美的道德绑架!”
电影以独裁者颁布的堕抬法案,归结于旧时代的愚昧,影片所表达的内容,看到了冷酷的剥削,除了让人感到窒息外……
都在努力争取权益的今天,导演想用一部没有明确立场的电影,来完成自己的华丽转身。”
文章犀利的内容,瞬间引起了巨大争议。
居然把金棕榈最热门的影片,并且没有之一,贬得一无是处。
有争议就有流量!
影评人像是闻到腥味的猫,一股脑的扑了上来,对电影开始各种深入解析。
至于内容和方向,是当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女权主义。
【四月三周两天】但整部电影仔细看下来,根本没有明确坚定支持立场。
让成了突破口,被影评人、某些团体抓着不放,攻击重点都放在了这里。
其他热门电影的团队,入围主竞赛的电影,心思也开始活络起来了,纷纷也加入了批评阵营。
都想把这部最大热门电影,有拉下神坛的可能。
节奏被田小乐带起来后,现在乐在看热闹,深藏功与名。
每天的报纸上面,都会出现无数评判影评文章,进一步撕开【四月三周两天】的伪装。
这就是一部想凭借主席评审的性别,走捷径拿奖的影片。
“小乐,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揭开了导演虚伪的面目,加上其他影评人的解析后,让这部电影愈发变得可笑。”
陈虹看完‘卫报’跟风的文章,她觉得这个男人不光有才华,还挺阴险。
一部有可能获得金棕榈的电影,在漫天的审判声中,把致命弱点暴露了出来,真有可能拉下来。
“必须把这部影片贬的一无是处,不然我们没有任何机会。”
田小乐毫不避讳地说道。
现在舆论还不够,必须把女权挑动起来,才能直接踩死这部电影,欧洲这玩意儿可是很时兴的。
“其他团队也背后推波助澜,这部电影想翻身机会很小。”
陈虹有理有据的分析着,她的心态在田小乐面前,好像年轻了20岁,不像即将年满四十的女人。
不得不说,影评人不间断的言论输出,是能左右评审团评委看法的。
之前评审主席和四个女评审,有多看好【四月三周两天】,现在就有多排斥这部电影。
欧洲天天闹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下,田小乐这篇文章,已经超过了影视圈的范畴,直接引起来整个欧洲的的轰动。
“嗯。”
田小乐亲吻了一下她的秀发,分析着说道:
“其他团队肯定要用这种办法,来攻击其他热门影片,接下来这几天,我们要守好自己的舆论阵地了。”
“蒽~”
“以前没发现,你居然那么坏。”陈虹眉头皱了一下,语气俏皮地说道:
“那现在呢?”
田小乐弹起了吉他,拨动琴泫的手速加快。
“你可真是个艺术家,不光电影拍地好,吉他也弹得好。”陈虹不由赞叹道,整个身体麻麻的。
一曲唱罢,继续说着刚才的话题。
“照舆论发酵下去,这部电影版权卖不出什么好价格,也算他们活该,主动来招惹我们。”
“呵呵,我只是起到带头作用,真正想按死这部电影的,是那些女性团体,尤其是那些带有宗教色彩的团体。”
田小乐语气懒洋洋地说道。
欧洲这种地方,各种团体打着女权的幌子,游行示威更是常态。
陈虹有时候在想,要是晚生20年,甚至15年就好了。
与田小乐的相处,有种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的感受。
···
第二天一早,田小乐被王劲颂吵醒了。
至于陈虹,每次天亮前都会早早离开,怕阿瑟醒来找不到妈妈。
“怎么了,王老师?”田小乐顶着黑眼圈问道。
“小乐,你辛苦了。”
王劲颂看到殚精竭虑,一脸疲惫的田小乐,由衷地说道,都忘了来的目地。
估计是最近爆发的舆论战,让他没有好好休息吧。
“大早上过来,就给我说这个?”田小乐问道。
“你看我这脑子,”王劲颂拍了下自己脑袋,这才想起来此目的,说道:
“最近很多品牌,想要赞助我们,我来问问你的意见。”
田小乐刷完牙,仰头“咕噜咕噜”漱了口,这才说道:
“既然找上门,你们就自己决定吧,我作为幕后导演不需要这些,嫌麻烦。”
出来抛头露面为了啥,除了热爱演戏外,不就想多赚点钱。
片酬才多少?
哪有赞助和代言费来的舒服!
这些大品牌代言费不是那么好拿,每年要拍多少广告片,出席多少活动,都有明确要求的。
演员明星倒是很热衷,田小乐就兴致缺缺。
接下来的几天,田小乐只要发现热度下去了,就再写文章攻击【四月三周两天】,不给一丝喘息机会。
当然了,这些文章都是田小乐通过影评人?卫报记者,不同渠道润完色,然后再发出去的。
真正做到了影评人有钱赚,报纸有销量,电影节热度不断。
实现了几方共赢的场面。
作为唯一受伤害的【四月三周两天】,同样没坐以待毙,开始组织起了反击
“——电影不是法庭,我不该告诉观众谁对谁错,真相往往只在灰色地带,电影可能不会让你喜欢,但它一定让你思考,这是电影伟大存在的意义。”
导演克里丝蒂安·蒙西在做最后的挣扎,文章收获了一部分电影爱好者、和反对女性团体的支持。
反应最激烈的不是田小乐,也不是其他电影团队,而是‘欧洲妇女游说团’,言辞最为激烈。
一部女性被压榨、被逼迫的影片,导演却没有任何声援立场支持,拿她们的苦难来成就自己,直接让她们炸毛了。
结果就是,戛纳每天都能看到女性团体的游行,在抵制【四月三天两夜】这部影片。
当电影舆论战,扯到了女性权益和反对女性权益的高度时,这部电影已经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