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二桃杀三士
从金国都城大兴城到蒙古草原的距离足足几百公里,在这个时代一个使团上千多人,马车辎重凑在一起慢悠悠上路,至少要走两个月的时间。
时代科技的局限下,没有后世的飞机火车汽车,没有铁路高速公路,这个时代出远门实在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
武成玉前世从京城开车前往内蒙乌兰布统,全程四百公里,一路高速,当天就到,哪里需要如此折腾。
撇除权势带来的随心所欲,单论生活质量,后世随便一个普通老百姓也碾压现在的皇帝王爷。
使团上下两百多人,随行护卫的骑兵有八百人,除了完颜洪熙和他的手下,完颜洪烈这边将沙通天、彭连虎、梁子翁等人留在大兴城,专门看护包惜弱,他自己带着武成玉和杨康一同上路。
武成玉认为自己之前搭上完颜洪烈的路子,一起前往蒙古草原计划非常明智,虽然一路奔波,人困马乏是难免的,可是凡事不需要自己操心。
不用担心迷路,不用风餐露宿,完全靠抓野味果腹,一切物资都有人帮忙准备,饿了渴了有人伺候,再回想起自己之前当街溜子,一个人到处跑的惨状,简直是天壤之别。
就像现在他坐在马车里,虽然有些颠簸,但身体依偎着柔软的美婢,闭目养神,时不时张张嘴,那美婢立刻将切好的水果放进口中,说不出的惬意。
如果忽略坐在武成玉身旁一脸苦大仇深的杨康,这马车里的气氛说不定会更加骚动一些。
武成玉睁开眼睛看了一眼一直拉长着脸不说话的杨康:“好了,板着脸给谁看,你父王拉你一起去草原也不过是为了保护你。”
但杨康小孩子脾气犯了,也不回答师父的话,转头看向马车外,武成玉也懒得惯他的毛病,继续享受身旁美女的伺候投喂。
杨康生气的原因很简单,他不在乎一起跟着使团去蒙古,他在乎的是完颜洪烈处理拿懒家刺杀自己这事件的态度。
若是之前那个放弃争夺皇位的完颜洪烈,有人刺杀杨康,以他的爱子心切,那绝对是捅了马蜂窝了。
一个王爷如果不在乎皇位,只要他不叛国,他就敢跟任何人开干,拿懒氏派人刺杀杨康,接下来必然是腥风血雨。
可是,当他决定夺位,马上与拿懒氏结合,并且要借助拿懒氏势力的时候,对于拿懒氏对杨康的刺杀行为,完颜洪烈选择了忍耐。
他当然会将这五个杀手的尸体送回拿懒氏,表明自己的不满,但却不会有任何报复行为,同时,因为自己要离开大兴城数月,担心杨康安危,选择把杨康一起带走。
这固然是为了杨康的安全,可是,在杨康看来,这又何尝不是完颜洪烈为了权势的妥协,是最软弱无能的逃避。
谁都能理解,但唯独杨康是理解但绝不接受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他这个儿子在完颜洪烈心中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从跟随使团上路的那天起,杨康气愤之下一时间也不愿意再装完颜洪烈的孝顺儿子了,天天不说话,面色难看,同时也坚决不跟完颜洪烈同一马车,非要挤上武成玉的马车,不知道耽误了武成玉多少好事。
此时使团已经上路一月有余,眼看着就要进入蒙古草原的外部范围,白天赶路,人困马乏,此刻天色渐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使团只能选择路旁安营扎寨。
所有的杂事都是跟随的仆役操持,武成玉一共带了两名美婢上路,都是稍稍丰满有点肉,皮肤白,摸起来手感最好,现在这两名美婢也忙碌起来。
武成玉和杨康没有下马车,身边没有外人,武成玉转头对杨康说道。
“行了,遇到这种事情必须要有自己的态度,该发的脾气一定要发,当时你如果若无其事,只会让人觉得你太虚伪,城府太深。
但这一路来,赵王爷哪怕顶着你的臭脸,还是坚持嘘寒问暖,无论你怎么耍脾气都不生气,这么久时间过去,你的气不消也得消了,你还要继续做赵王爷最信任,最疼爱的好儿子。”
杨康长出一口气,他与武成玉之间有了默契,始终认为武成玉因为他的生父杨铁心,一直在帮他。
加上武成玉是真的教他高深武功,这几日先天功的修炼在武成玉护持下一日千里,杨康无须与人交手,都知道自己的武功远胜从前。
还有之前拿懒氏的杀手刺杀他,也是武成玉及时出手相救,此刻的杨康对武成玉已经极为信任。
“师父,我明白,等下我会找个台阶给父王下,你放心,康儿别的不敢说,讨父母欢心是从小最擅长的。”
待到天上明月高悬,整个使团已经布置好了阵地,最外围是那些带着辎重的马车围起来,所有骑兵与马车混居在一起,保持防御阵型。
围起来的中心腹地,则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帐篷,能住进去的除了姓完颜的那几个人,都是有点地位的使团官员,当然武成玉也混到一个,三个人睡刚刚好。
此刻尚未到休息时间,最大的两个帐篷前有块空地,点了几处篝火,有厨子杀了羊,正在篝火上细心烤制,完颜洪熙和完颜洪烈也坐在篝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