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建议(第一更)
晶圆,这个是芯片制造中必不可少的材料,现在这个时期的晶圆尺寸有一寸,三寸,四寸等等规格。
后面主流就是六寸,8寸,12寸,李松拿到内地的是4英寸的晶圆制造技术。
英特尔在1975年建立了4寸生产线,所以拿到内地根本就不落后。
历史上要在88年才搞出了4寸生产线。
晶圆的制造,切割等等工序,也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慢慢发展起来的。
国内其实在70年代就想引进晶圆生产,芯片生产技术。
但是一直被国外封锁,后来本身要引进东芝的技术以及生产线,不过恰好李松这边拿出了4寸的技术,所以内地就没继续引进。
其实技术上的东西,有些东西一点就透,国内的相关研究院拿到技术之后,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建设了。
李松还知道的是,国内在后面一段时间,总共建设了33家晶圆厂。
其中大部分都没有形成规模产能,或者商业产能。
这其实也就凸显了这个时候很多人盲目的大干快上,使劲的钱。
而且不止半导体这一个项目,其他各行各业也是一样,钱不够怎么办,印钞呗?
所以某些人就开了一个坏头,印钞的直接结果大家都知道,国内没有那么多值钱的东西,那么就会导致钱贬值。
后来虽然叫停了一些东西,但是有些课口子开了就开了,堵不上了。
“马先生,我觉得国内在晶圆厂的建设方面要稳重一些。”
“包括其他厂,不要扎堆建设过多的同类型的产业,毕竟我们国内的居民收入还不是很高。”李松想到这里没,开口说道。
这也是为什么李松在进行家电企业,摩托车企业,舷外机生产等技术授权的时候会限制数量。
因为不限制的话,信不信同样的企业遍地开。
看到什么东西好卖,大家都一起上。
当然大部分的企业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也架不住一些人就想在里面获利。
“毕竟钱容易出去,但是不容易赚回来,划拨一笔资金很容易。”李松知道上面的某个人就会在今年退下去。
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有很多情况是当时预料不到的。
比如在项目开始的时候,一年只是需要投资一百多亿,那么就要印一百多亿钞票。
但是这一百多亿钞票印出来之后,会造成通货膨胀。
又会间接的让项目的资金投入再次增加。
那么是不是又要印钞票。
然后又会造成通货膨胀!
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这也是为什么八十年代很多项目都被砍掉的原因。
因为国家财政没办法支撑那么多项目。
如果任由这些项目发展下去,那么就要不断的投入,就要不断的印钱!
然后造成通货膨胀,导致项目投入更大。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这可比个人信用卡倒卡严重多了!
最后只会让百姓手里面的钱越来越不值钱。
“我有个建议,那就是多搞一些基础工程,电力,铁路,港口,公路等等。”这些基础设施能够大大提升生产力。
拉动国内的经济。
“这些东西初期看起来投入大,但是一旦建好了,那么就能受益很多年。”李松又继续说道。
“这些项目我也可以投资!”李松之所以有这个提议。
就是因为这些基础设施,不会像现在有些项目会亏钱。
看到别人场子生产红红火火,大家一拥而上。
然后大搞重复建设,大搞重复生产,最后一地鸡毛。
当然大搞基础建设也是李松从后续国家的发展中得来的!
就像修路,需要用到水泥,用到人工,用到工程机械,而且路修好了还能收费。
一条路怎么样也要用十几二十年!
总比投资到一些厂子,然后厂长这些在里面吃的满嘴流油,然后还把厂子搞垮了,把工人搞下岗了,最后还把工厂搞成自己的。
当然在这个时代把工厂搞成自己的,后面大部分没有好下场。
别看后面一段时间,这些人用各种方法瓜分国家财产。
这些都是有手续的,而且人都是有记忆。
有人就好奇了,为什么没人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对于大的宏观层面来说,这些场子就是不被私人弄去发展,也会烂在那里。
还不如让这些人拿去看看他们能干出什么成果。
这个就叫肉烂了,在锅里面。
所以后面有些人向海外转移资产的时候,一下就被查了。
“我会转达李先生的意思。”马胜利点点头,把李松的话记下来了。
马胜利还有些没说,某些人看到李松出口摩托车赚钱,有些人也想出口摩托车赚钱。
但是宝马摩托车的技术授权并未授权出口,所以某些人还想着吃大锅饭一样。
当然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李松做出的贡献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