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严格意义上来说,屠格涅夫对于同时代人的文学前途的预言,几乎就没有灵验过。
就比如他曾预言一位法学生阿普赫青,将会凭借他的诗才拥有不下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声誉。
事实证明确实是胡扯。
再就是老屠有时候确实有点不靠谱,就比如他有一次兴高采烈地跑到涅克拉索夫那里,说他听到一位青年朗诵自己的处女作,那篇作品是如此美妙,以至于他都只好搁笔,以免在这位才子面前露怯。
并且让涅克拉索夫赶紧拿到这篇稿子,这篇稿子将会为杂志增加五百个订户。
结果等涅克拉索夫好不容易拿到后,却发现这篇小说满篇的公爵夫人、伯爵夫人,满口浮华的辞藻的同时,还有很多晦涩的哲理性议论。
而事到如今,屠格涅夫也已经不止一次地在众人面前开口预言道:
“各位!你们就瞧好吧!米哈伊尔,亲爱的米哈伊尔!他将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出色的作家之一!甚至没有之一!他在诗歌这一领域也将拥有不下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声誉!”
米哈伊尔:“.”
说真的,你别真给我奶死了
还是说你想借此挽救一下你的文学预言信誉吗,屠格涅夫你这家伙
顺带一提,老屠在别林斯基的压力下将自己那篇小说完成后,便火急火燎地去乡下沉淀了。
说是沉淀,但大概率就是在躲避别林斯基的追杀了。
言归正传,米哈伊尔客气归客气,但是能不能上杂志,肯定还是要看作品的质量的。
对此米哈伊尔多少也有一些自己的审美和判断,毕竟他的阅读量确实不算小,加上这阵子一直在努力学习,简单看一看还是可以的。
而送到他手中的这些稿子,有些沉闷的不像话,简直像是从上个世纪挖出来的一样,有的比较平庸,无功无过,再有的攻击性多少是有点太强了,看的米哈伊尔那是眼皮直跳。
不过攻击性强并不意味着文学水平就强,文学作品总归不是宣传的口号,当口号的成分过多时,一般也就称不上是好的文学作品了。
另外跟这位攻击性非常强的青年的会面,也是让米哈伊尔印象深刻。
对方不仅毫不怯场,而且张嘴就道:“我是从您的作品里走出来的!但或许是那该死的审查制度限制了您,让您无法畅所欲言。所以我愿意将我从您的作品里感受到的东西全部写出来。”
米哈伊尔:“.”
好,很有精神
只不过你这样写,审查那一关是肯定过不了的。
不管怎么说,米哈伊尔还是将这篇稿子收了下来,准备再送到别林斯基那里请他过目一下,看看究竟有没有刊登的可能。
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所以米哈伊尔从来就不轻易对某篇稿子下结论,只是跟别人一起商量,听听他们的讨论和意见,不过到最后,还是会有很多人将目光投向他,然后让他来做最后的决定。
虽然米哈伊尔在跟人讨论和商量的过程中也基本上明确了某篇稿子到底能不能发,但等真正做决定的时候,心虚还是心虚的.
归根结底,还是得继续适应当下的身份。
靠在这张还算舒服的办公椅上歇了好一会儿,米哈伊尔总算是重新打起了精神,接下来的话,他大概还要再接待两位文学青年,想想见完之后就能跟自己的妈妈和妹妹一起下馆子吃饭,米哈伊尔露出微笑的同时,眼神也一下子就坚毅了起来。
很快,敲门声再次响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