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资产50万
多说无益,接着搞木材吧。
颜辉很快就明白,自己下一步要做的,还应该是木材生意,化工真不是他这点资产可以玩的。
现实就是这样,要不断地去了解、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放弃。
脲醛树脂的工厂,算是一家中小型化工厂,同时生产大概三种化工产品,其中拳头产品就是脲醛树脂。在这边参观的时候,颜辉认识了这里的生产车间负责人,这个人是鲁省一所理工大学的本科生,在这个车间已经待了两年半,和颜辉互留了联系方式。
这段时间,颜辉一直在忙于各个工地之间,他的摩托车都快要骑报废了。
4月份是工地最热闹的时候,所有的工地都开工了,趁着这段不那么热、每天施工时间长的阶段赶工。
颜辉供货的工地里面,单个工地最大的,就是这个20万平米的盘,这边的几个分包领导,颜辉已经全部熟悉了,其中关系最好的,就是第一次接收胶合板的王强主管。
这时候的工地没有“职务”这个概念,王强属于一个大的分包团队的项目负责人,说主管也可以,说项目经理也可以。
经过几次合作,颜辉已经开始给王强等人送板材了。
颜辉比起大部分的老板,有个优势就是他有文化。不要觉得这是个笑话,很多人都觉得颜辉初中学历能有什么文化?
外人不知道,熟悉颜辉的就会明白,颜辉基本上自学了高中的数理化,虽然那些向量、导数、洛伦兹力、化学方程组等等他都不会,但是这些也用不到。凡是商业上能用到的东西,颜辉学得都很好,他非常擅长计算利润,并且总能卡到别人的需求点上。
同样的货,颜辉就是可以做到同品质低价,王强都有些佩服颜辉。王强这边也有自主采购的权力,但是他需要对老板负责,老板也不是外行,想随便吃回扣肯定要出问题。但是自从和颜辉合作,他发现颜辉给他留了几个点的空间。
这个空间他吃不吃、怎么吃,颜辉不会管,颜辉只需要保证物美价廉就可以了。
这个小区的地面建筑都已经起来了,这就离不开脚手架,这需要板材,而且是落叶松。
需要的量少,颜辉一直都是在耿中兴这里拿货,耿中兴突然发现,颜辉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以前一个月只是零零散散地需要10方、20方木材,现在需求量已经增加到了50方以上。
耿中兴是个聪明人,他为了留住颜辉这个客户,主动给颜辉当起了客户,从颜辉这里又陆陆续续买了800张胶合板,价格75元一张。
这就进入了一个正面的循环模式,王强等项目主管、项目经理需要他,耿中兴不敢给他报低价,向厂长又对颜辉负责
这个供货季,颜辉逐渐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轻易地游走在各个工地、供应商、加工厂之间,赚取有限的利润差价。
忙碌起来的时光让颜辉觉得非常充实,动工之后的这半年,颜辉一直在忙,一直在跑,他不得不了一万多块钱,买了一辆二手的哈飞松江面包车,摩托车已经彻底报废了,几百块钱卖掉了。
有了面包车之后,颜辉已经可以顺便给工地送一些常见的货物了。
到了9月,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颜辉已经拿下了建安集团负责的80%的项目的胶合板供应。建安集团并不都是大项目,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需要胶合板,这些工地加在一起,每个周大概需要3000张胶合板。除了建安集团负责的工地之外,颜辉还拿下了额外的三四个工地的胶合板供应。
现在,他每个月大概需要1.5万张胶合板,向厂长的生产线都引入了新的设备,几乎所有的产能都留给了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