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可行性报告
陈剑也是被顏辉的决定给打动了,决定参与到化工实验室的建设之中。
当然,陈剑自己也有这样的梦想,这年代的博士生在90年代就本科毕业了,也就是说,七年前,陈剑就已经可以隨便选单位、隨便赚普通人两三倍的薪资了,但是陈剑没有。他既然选择了攻读博士学位,那绝不是为了多赚仨瓜俩枣。
机会,对於顏辉和陈剑来说,是均等的。
现在倒也不著急,顏辉要回去先找个閒置厂房进行租赁,而且这种事,也必须向政府去申请、报备。
化工行业需要各种各样的资质,如果不达標,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污染,也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
顏辉想要生產的聚氨酯还好,不需要高温高压等极端环境,也不是易燃易爆物质,所以相关的审批会容易很多。
顏辉回到泉城之后,第一步就是找到了周平,他现在必须要核算一下自己的资金情况了。
做生意的人,肯定知道自己大概有多少钱,但是各个公司、工厂时刻的流动资金等是不清楚的。
他个人的现金大概有40万,他还背负著车贷、房贷,这些倒是不著急。
胶合板方面,目前大概还有40万的资金在流动,这也是顏辉的钱。按照顏辉现在的信誉,理论上说,他可以全部要求別人压款压货,但是都那么做也不好,所以他还是有少量资金在参与胶合板的交易。这部分资金到11月底应该都能腾出来,隨著今年胶合板业务的结束,应该还能增加大概30万的利润。
钢模板公司目前大概有250万的钢模板正在出租,帐上还有40万的押金。这部分钱,顏辉跟周平讲过,可以拿出来继续购置钢模板,但是始终要留一部分。
除此之外,就是加工厂。因为老郭那边的进口木材价格低廉,加工厂的利润也终於开始增长了,现在流动资金大概有40万,除此之外还有30万左右的帐上现金。
综合来看,算是加工厂的价值,顏辉的资產总量已经达到了500万这个规模,这里面包括40万的押金和100万左右的贷款,净资產有300多万。
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顏辉的资產配置是非常健康的,他的贷款数额非常小,如果说顏辉不去搏化工这种產业,目前的顏辉已经不太容易“破產”了。
相比建业时期,顏辉现在的加工厂和钢模板租赁都是重资產项目,后者还没有贷款,而胶合板业务也是完成了区域垄断。现在的情况,每年顏辉可以轻鬆收入100多万,明年稍微努努力,200万净利润也是预期之內。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绝大部分人,这个时候就已经成功了,24岁走到这一步,接下来就是躺平,享受人生。如果顏辉没经歷建业的惨败,想必现在也飘了。
投资化工厂,目前能拿出来的钱,就是个人的40万、加工厂的30万和胶合板业务年底的这70万,一共是140万。
这样一来,他基本上就没钱了。加工厂的流动资金是不能动的,这部分钱要持续进行运转;钢模板公司目前是稳定盈利点,也不可能撤资;胶合板的话,明年开年之后,可以从加工厂的收益里拿出来进行流动,这一点是不需要担心的。
除此之外,顏辉还要准备大概20万,用於年底分红和各部门销。
120万,目前已经足够搞好这个工业实验室了。
回到泉城之后,顏辉找了几个熟悉的老板,联繫到了高新区的政府,找到了相关的领导,沟通了这个事情。
“环保聚氨酯实验室?”相关的领导一听说这个事情,立刻就重视了起来,“顏总,今天你过来之前,我就听我们区的企业家提到了你,他们对你的评价都很高。这次来我区投资,我们是举双手欢迎的,尤其是你说的这个实验室,还有几位博士参与,这是咱们区的大事,我们愿意儘可能地给予支持。不知道顏总这里有没有企划案,给我提供一份,我今天就去找领导匯报这个事情。”
高新区从2001年之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段时间的政策扶持非常多,领导也极为重视。顏辉也没想到,仅仅是对接了一位经贸委的副科领导,就立刻得到了极大的重视。看这位领导的意思,顏辉这个事情很快就能上区里的委会。
要建设一家化工厂,一共有大概四个步骤,目前只是第一步:项目立项与规划。
这一步,別人可能只需要几个月,顏辉至少要走两年。
顏辉和陈剑沟通这几天,已经搞出来一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虽然不够详细,但是作为前期介绍案,已经足够了。
这里面简单地写了写聚氨酯的市场前景、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著重写了关於建设实验室的方案,包括需要的证件等。
如果是正式建厂,这个报告要更加详细,还需要联繫国土资源局、规划局拿到土地使用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目前顏辉还不需要这个东西,但是有两个单位是绕不过的。
一个是环保局,一个是安全生產监督管理局,也就是安监局。
顏辉联繫的领导是经贸委的,这领导也是內行,接过了顏辉的材料,直接翻阅了起来。
作为领导,他见过无数的项目,绝大部分项目看一眼就会觉得不靠谱。但是,作为经贸委的领导,就算是不靠谱的项目,也得先接著试试,没有一个地方会拒绝投资,尤其是实体產业。
每一个实体產业,都一定能拉动就业、税收,也能哺育相关產业链,这是地方经济最稳固的驱动力。
今天看了看顏辉的项目,领导格外开心:“我看你这里面提到,你们有两位京理工的博士,两位京理工出身的海外归来的博士后,还有大概三位硕士生吗?”
“计划是这样的,这里面起码能保证来70%,”顏辉也不敢把话说死。
“那也很了不起了!这可是大事情,你这份报告我觉得没问题,你给我个电话,本周我一定联繫你。”领导把顏辉的材料收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