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灰心
涨价这种事,对工地这种消费方来说不是好事,但是涨价10%,工地也能接受。
这几年所有的物价都在涨,工钱也在涨。每年的年初,基本上都会遇到一波涨价,颜辉想涨价也得利用年初这个特殊时期。
对于颜辉来说,涨价10%就意味着利润几乎翻倍,当然是好事。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有些本身就动摇的客户,可能就会选择其他人。如果不是为了多赚钱,颜辉完全可以不急着涨价,这样市场上其他的新经销商根本活不下去。
开年后,颜辉公布了这一决策,好好给大家开了个会。
价格这种东西,永远不是固定的,每个工地根据渠道、用量不同,之前的拿货价格就不一样,这次还是要具体分析。
“拥军,这个工地,本身和我们关系就一般,而且他们也一直用低价的二手板掺着用,对质量的要求没那么高,像这种工地,我们最多涨3块钱,涨价是必须的,这个毋庸置疑。”颜辉开始挨个说明。
“但是像这个工地,已经合作很久了,所有的胶合板都用的我们的,价格就可以涨9块钱。但是不能一次性涨这么多,前期可以送一些板子,作为我们的心意,然后后面不送了就是了…”
颜辉开始传递一些“奸商”语录。
主动涨价,对于任何供应商来说,都是一门学问。颜辉为此还专门请教过韩总。
有时候成本确实大幅度提升,但是客户不一定会接受,所以这里面有很多技巧。前期为了占领市场打价格战是必须的,市场占领下来之后,就可以适当提价来获取利润。
提价会给其他的同行生存空间,也容易让自己的资金迅速积累,在下一波竞争中获取巨大的优势。
除了胶合板涨价之外,颜辉还把钢模板的租金适当上调了,现在竞争小,涨价也没什么压力。
这个年节颜辉没回去,基本上主要的客户他也都走了一圈,涨价的事情也提前谈过了,该送的礼物也都送过了,所以今年的涨价倒是比较平稳,几乎没有因为少量的涨价而失去客户。
涨价的坏处还没有开始显现,好处则是立竿见影。
胶合板业务单月的利润迅速达到了25万以上,钢模板的单月收益也达到了10万左右,木材厂的利润也在上升。颜辉的计划里,钢模板公司的钱不能动,完全用于本身的自我扩张,利润全部用于继续购买钢模板。
木材厂的利润他也打算用于增添新的设备,进一步扩大木材加工厂的规模。
化工实验方面,颜辉只用胶合板的钱就够了。胶合板这每月20多万的收益,也不是说都能拿来用,每个月至少有5万元要拿来维护客户,具体怎么维护不多赘述。
到了4月,在经历了大概10次失败之后,陈剑邀请的两位学长也终于有空过来了。
这两个人看了看实验室,多少有些不满意,对他们来说实在是有些简陋,但是看在钱的份上,还是愿意在这里帮一阵子忙的。看到这俩人的样子,颜辉根本没办法跟人家提什么干股激励,显然,这俩人也不太相信颜辉能搞出什么像样的工厂。
总之,这两个人颜辉不太喜欢,但是他依然非常尊重。还跟着过来看了两次实验。
颜辉是个外行,但是依然能看出来这俩人比陈剑两口子要专业,在实验中占据主导位置,陈剑一直是跟班的状态,这让颜辉心情很不错,觉得这个钱的值了。
只是看了两次实验,颜辉就跑了,现在化工实验这边像个无底洞一样,每个月光是实验就要耗费差不多20万的耗材,算上工资、房租等消耗,颜辉的胶合板业务根本就不够养这个坑的。他自己忙得像一个陀螺,什么钱都赚,每天脑子里的事情都无比繁杂。
每天,颜辉至少要思考十件以上的事情,电话根本就不停,司机李鹏飞也是忙的很,每天跟他到处跑,外人眼里颜总早就发大财了,只有颜辉自己知道多头疼。他维持着这么大的资源网和商业关系,就为了填化工的坑。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6月,化工方面的消耗已经超过了60万,还是没有给颜辉一个答复。
目前的实验品纯度已经可以了,但是气泡和颗粒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为此陈剑还和他的学长吵过架。
这两位博士后来了之后,颜辉也是风光了一阵子的,他找政府申请了一个博士站交流点,政府也给了一些扶持,三位博士每个月政府还给3000元补贴!
陈剑的老婆因为博士还没毕业,所以拿不到这个补贴。
但6月之后,问题就越来越严重,陈剑和他的学长的思路开始偏离,双方的想法完全不一样。
具体化工实验的方向,颜辉是不懂的,但是他知道,这个时候他必须支持陈剑。
在一次交谈中,颜辉清晰地表达了这个意思,最终那两位博士后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主动选择了离开。
离开前,姓罗的博士后找颜辉沟通了这个事情。
“陈剑的思路是不对的,但是他在这里久,我知道你愿意尊重他的想法,但是他不对就是不对。我们走了之后,他可能永远做不出来合格的单组份聚氨酯,我现在跟你说这个,并不是打击他,而是这几个月相处下来,我觉得颜总是个不错的人,我说几句忠告罢了。”罗博士说完这些,和颜辉具体结算了工资,就直接离开了。
留下颜辉一个人,在实验室门口坐着。
从去年到今年7月,化工实验的成本已经总共消耗了大概80万,目前依然没有一个好的产出。而且,胶合板业务现在也遇到了挑战,有几个同行已经在周边开始了竞争,颜辉不得不主动降价来维持市场,利润也从25万一个月降到了20万以内。
现在听到罗博士这么说,颜辉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灰心,一个人在门口坐了很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