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未来可期
宋致远的加入,算是颜辉计划中的一环。
单组份聚氨酯的合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按照陈剑的办事风格来看,成功是很有希望的。弯路多走点,颜辉支撑得起!
宋致远一来,颜辉就给他送到了加工厂那边,让他和刘建磊在一起忙活。
刘建磊这个人颜辉是真的没有找错,他在加工厂当副厂长这段时间,比戴仲伟还要负责,每天和工人们忙活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下来,刘建磊已经很熟悉加工业务了。
木材加工又不是化学实验,这些数控设备只要学会了就不难。刘建磊在这里,颜辉就非常放心安全问题,因为刘建磊这个人比较踏实。
说到这,颜辉就不得不吐槽一些老爹。
同为“副厂长”,父亲和人家刘建磊差远了。
今年三月份父亲就过来了,每天也在加工厂忙活,但是他基本上就是到处转转,也不怎么认真干活。考虑到他的身份,谁也不敢说什么。总之,父亲比颜辉轻松多了
泉城这边,现在最适应的就是父亲。母亲和奶奶都有些不适应,语言不太通,也没什么朋友。父亲不一样,现在本地的棋牌都学会了,每天玩得不亦乐乎。
宋致远到了以后,父亲还装模做样地好好干了几天,之后又不知道去玩啥去了。
在颜辉的计划里,刘建磊不是搞木材加工的,而是帮他做监工。如果顺利,明年化工厂假如可以顺利开建,颜辉一个人是肯定盯不过来的,到时候就需要刘建磊帮他监工,这个活颜辉交给别人也不放心。
月底,休息爽了的陈剑带着老婆回到了泉城,颜辉拉着他俩和宋致远一起吃了饭。
陈剑也没想到宋致远会过来,他还是挺喜欢宋致远的。宋致远的学科基础是很扎实的,有机合成方面,在大学时期基本上就能完成主要的知识学习,研究生期间主要是搞研究和搞实验。也就算是,在纯理论方面,宋致远也是绝对足够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抛开聚氨酯实验这一块,其他的领域,可能有些宋致远掌握的知识连陈剑都忘了。
“加成聚合反应,从一开始异氰酸酯与羟基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到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代脲基团,再到和胺基反应生成取代脲基团,和羧基反应生成酰胺基基团,这个过程我们已经能够多次复现了,预聚体方面已经算是成熟了。”陈剑给宋致远讲了一下大概的进度。
“陈剑他做的实验很细致,abc三式预聚体都能够稳定复现了。”陈剑的妻子刘薇解释道,“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c式预聚体的。”(abc三类预聚体的说法,是20年前的说法,后续因为科技发展,预聚体种类过多,已经不用编号直接概括)
“如果我没记错,b式预聚体和c式预聚体的分子量是一样的。”宋致远思索了片刻,说道。
“你基础还是蛮扎实的,没错,只是游离异氰酸酯含量不一样,分子量都是2522,但是c式预聚体的游离异氰酸酯含量达到了11%。一般来说,这个数值达到10%就很难操作了,存储期太短。”陈剑满意地点了点头。
简单地说,这个预聚体想办法再合成单组份聚氨酯,把分子量从几千提升到几万嗯,大概就这个过程。
陈剑当然需要助手,之前也有硕士学弟跟着来,吃了几个月的苦都走了,自从罗博士离开,这边只剩下了陈剑和几个工人。
“那我们现在用的是哪个思路?走的是聚醚类型的预聚体吗?”宋致远问道。
“是的,聚醚型预聚体柔韧性好、耐水解、耐低温,虽然不如聚酯型耐高温,但是我们的目标用途是汽车玻璃胶等,这些应用场景通常对低温的要求更高。”陈剑讲得很耐心。
颜辉早在东北的时候,听说了四叔的汽车20多万,就知道汽车行业是暴利,整个产业链都是很赚钱的。汽车有时候会面临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但是玻璃等位置并不会遇到高温环境,这种情况下,聚醚型预聚体显然比聚酯型要好。
“那你能给我讲讲具体的生产过程吗?感觉和实验室不一样。”宋致远问道。
“把聚醚放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110度脱水,水分要控制到万五以下,然后和过量的异氰酸酯一起加入反应釜,在氮气的保护下,75度反应三个小时,定期监控,然后加入邻苯二甲酸酯、填料、催化剂、稳定剂具体的过程,你跟着我做就明白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预聚体的-nco基团会和空气中的水反应,生产不稳定的氨基甲酸,这个东西会自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这个二氧化碳一旦产生,气泡就出现了。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那是不是解决一下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就行了?”宋致远微微皱眉。皱眉的原因,是他不相信问题会这么简单。
“这不光是空气中有水,整个工艺过程中的控制都很严格。我现在实验中发现,通过降低预聚物里的nco含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生成量。或者说,用hdi三聚体来反应,这个速度慢,可以给二氧化碳的逸出留出时间。二氧化碳是一定会产生的,这个不可避免。”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加入一点有机硅类消泡剂?”
“这个.之前我学长就是这个思路,但是也因此产生了颗粒.”陈剑叹了口气,“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国际上最先进的方案,用的是硅烷封端聚氨酯,这种产品是硅烷基团,可以直接和水分发生水解缩合,根本不产生气体气泡,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技术方案,一点思路都没有。”
“我懂了,总之,我肯定跟着好好学。”宋致远点了点头。
几个人的交流,让颜辉也是增长了不少见识。之前只是觉得这里难、那里难,但是问题出在哪他根本不知道。
由于颜辉个人水平的问题,他连个像样的问题都提不出来,现在宋致远来了,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这几个人一交流,颜辉虽然还是听不懂,但是他知道了工程进度的情况,还知道了.
不管了,反正未来可期。
(笔者学术水平有限,要是哪里表述有问题,望专业人士不吝指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