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谈单子
能直接跟着颜辉出来,对姚新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听完颜辉的话,他频频点头。
他总觉得颜辉身上有一股特殊的气质,那种气质很多人可能看不出来,但是他能看出来,所以当初就义无反顾地跟着颜辉过来了,甚至前两个月的工资还不如卖房的工资。
这个时候,能跟着过来的优秀业务员,基本上都是有点野心和期许的,都不希望在原本的领域碌碌无为。
颜辉的招聘标准还是比较高的,要么有丰富的经验,要么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总得有一样优秀才行。化工的业务员入门比较高,可不是只识字就行,起码也得能看懂简单的化学方程式,这样才有后续学习的基础。
这两个人听完颜辉讲的东西,频频点头。
这个时候,接三人的车子就到了,司机给颜辉打了个电话,三人很快上了车。
司机只是司机,路上颜辉也没聊工作,主要聊了聊本地的风土人情,简单地了解了一下这里。
这个时期,颜辉的产品还是没有拿到专利授权,出门谈项目没办法带着专利授权书,去找一些龙头企业谈非常困难,第一关都过不去。
这次来遂宁,也是因为这家汽车厂不算太大,产值一年应该有10亿左右,这个是颜辉估测的数字,具体不太清楚。
普通小汽车,生产一台汽车需要的聚氨酯大概是2-3公斤,大型客车需要5-20公斤。(未来的电动汽车,尤其是那种装一大堆小电池的,可能单台用20公斤胶)
车子一路走,出了城区,到了一个工业小镇,路上的车越来越多,颜辉也看到了汽车厂的产品,路上停着不少中型客车,看着大概是19座的那种。
到底是汽车厂,厂子面积还是很大的,门口还停着一些拉钢材的大卡车,颜辉乘坐的这辆小车一点都不起眼,很快到了工厂内部,停到了办公楼下面。
“这位是颜总吧?欢迎欢迎!”有两个人出来迎接颜辉。
“这位是昨天联系过的王经理吧,您好您好,非常感谢您派人来接我们。”颜辉连忙过去握手。
“这点小事,应该的!我们老板说了,你们远道而来,生意谈得成与否,都得接待好了!”王经理说着,就招呼着大家进办公楼。
一路进了办公室,大家客套了几句,很快聊到了聚氨酯。
“你们之前给我们寄的样品,我们化验过了,也试过了,效果还是可以的,不然也不会让你们今天跑过来。我们老板现在有两个问题,让我问一下,第一个当然是价格,第二个就是产品合格证之类的东西。”王经理说道。
“相关的证明和资质,我们都带了,”颜辉说着,就把各种证明复印件拿了出来,接着又摆出来5支产品,放在了桌上。
王经理简单地看了看资质,也没问专利授权的事情,点了点头:“这个价格,是有具体的定价,还是比较灵活?”
“我们主要是有三个定价区间,按照单月用量来计算,1000支以上、1万支以上、10万支以上,是三个不同梯度的价格,这个您也应该能理解。”颜辉虽然没有10万支的产能,但是他现在并不担心产能。
“我们这边.”王经理沉思了一会儿,“不瞒您说,我们单月的聚氨酯消耗量,大概是3000支。”
“我刚刚看了看您这边工厂的规模,感觉每个月的需求量应该有1万支吧?”颜辉并非毫无经验,这几年他也对市场进行了多次的深度调研。之前参观过很多大型汽车厂,知道这个大概的需求量。这次来之前,也是大概判断这里的用量是一月一万支。
今天来的这一家,他简单地看了看规模,就知道已经不算是小汽车厂了,看样子每年大概能生产1万台中型客车。
“颜总对我们汽车行业,看样子还挺了解?”王经理微微一愣,“也不瞒您说,如果全用聚氨酯的话,一个月一万支,确实也需要。但是聚氨酯实在是太贵了。”
“我懂了,”颜辉点了点头,“咱们应该还用了不少硅酮胶吧?”
“嗯嗯,您是内行,是这样的。”王经理也实话实说。
颜辉一听这个话,就了然了。这个年代,“环保”这个词还比较偏向于书本化,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环保都还不是第一位的东西,甚至第二位第三位都排不上。
政府当然追求环保,但是处罚力度和规章制度非常不完善。
比如说汽车产业,2010年之前,大量汽车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硅酮胶。硅酮胶技术非常成熟,价格也低,是很多低端车的首选。
和脲醛树脂不同,硅酮胶本身不含有甲醛,但是由于工艺问题,很多助剂和原材料里不可避免地含有甲醛,而且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成分是醋酸。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个东西可能见光分解,所以就算是用在车上,也只能用到背阴面。所以,车厂就是节约成本,也必须要使用部分聚氨酯。
“那我们的车间里是什么味道,估计不难想象了,”颜辉叹了口气,“这马上就进入冬季,车间里通风困难,这个味道.”
“那是有点大,不过我们的工人有这个专项补贴的。”王经理笑着说道。
仿佛有点补贴,呼吸道长期吸入醋酸就没事一样。
“嗯,那我们还是算成本吧。”颜辉说道,“我们公司对外是这样计算的,您这个需求量,单支700ml的销售价格是75元,如果单月使用1万支,那么单支价格是68元。”
“啊?差这么多?7块钱!这个差价有10%了!”王经理一惊。
之前电话里大概聊过价格,他知道颜辉这边的聚氨酯很有价格优势,只是没想到差距这么大!而且,是否单月过万支,价格居然能差出来10%!
“嗯,这是我们几个股东统一商定的,”颜辉解释道,“这个价格是绝对不会更改的,除非单月达到10万支,10万支以上的企业,可以单独议价。或者也可以灵活一点,要是单月能超过5万支,我们同样也可以谈价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