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未来的几十年,世界势必会迎来一场百年的大变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夏国弯道超车,突破各类技术封锁的机会。”
张晓辉一时间陷入沉默。
“抱歉,许教授,您方便透露目前在超导薄膜方面的进度吗?”
许青舟笑着说道:“刚到达实验室初级阶段,我有信心在两个月之内到达商用水平。”
“两个月就到商用水平?”
张晓辉有些吃惊。
许青舟自信地说:“是的,但这仅仅是初期实验,我的目标是在一年内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张晓辉再次沉默下来。
一年领先国际,这样的豪言壮志如果是其他年轻人立下这样的誓言,他可能会嗤之以鼻,但眼前这位可是超级天才,21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瞧着年轻面容上的从容和自信,莫名的,他觉得还真有可能。
“我认为,夏国不缺证明猜想的数学家,缺的是用数学重新定义产业规则的科学家。”许青舟轻轻笑着说道。
“您说得没错,国际局势瞬息万变,正是实现超越的时候。而且,这些年国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今年3月份还发布了《夏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就比如许青舟正在研究的电池。
国内在大力支持,国外同样在飞速发展,甚至可以说领先几个身位。
日韩企业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在高端市场“枝繁叶茂”,欧美政策扶持下,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都取得了质的进步。
国外已经依托精细化管理和专利壁垒,垄断高端电池供应链。
再看国内,只能以“量”换市场,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
从经济命脉到国家安全,从技术突破到国际规则,能源竞争贯穿国家发展的各个层面。
张晓辉诚恳地说:“许教授,我会向上面表达您的意思,但.结果怎么样,我还无法向您保证。”
夏国本土的第一位获得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数学家。
最要紧的是,他现在才22岁,未来更是充满了无限多的可能性。
尽管有些不合理,而看上面依然会考虑许青舟的意见,就算觉得真的没搞头拿出点钱给这位玩玩.也并非不可能。
晚上9点半,许青舟回到公寓。
宋瑶半小时前已经回家,正靠在沙发上看资料,望着许青舟,鼻子皱了皱,“你喝酒了?”
“喝了点,不多。”
许青舟把宋校搂在怀里,闻着淡淡的幽香,忍不住想在她脸上叭一口,可宋瑶抬手挡住,“臭死了,去洗澡。”
许青舟摇头叹息,喝完酒就不给亲了。
“聊得怎么样?”宋瑶转头问已经脱得光溜溜的许青舟。
“需要回去开会讨论.估计没问题,要不要一起洗澡?”
“我洗过了。”
宋瑶面无表情提醒。
“可以再洗一遍。”
“行啊,你过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