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然却依旧神色淡然,仿佛早已料到对方会有这样的反应。
他轻轻靠在椅背上,不紧不慢地说道:“嘉道理先生,商场如战场,机会稍纵即逝,您应该清楚,现在主动权在我手上,我给出的这个价格,已经是看在您主动求和的份上了。
要是您觉得不合适,那咱们就继续耗着,不过我相信,时间拖得越久,对您嘉道理家族可就越不利。”
他也知道林浩然所言非虚,如今林浩然一方已经持有超过50%的香江大酒店股份,甚至还一直在增持中,掌控权完全在对方手中。
如果继续僵持下去,对方想要让香江大酒店的股份越来越不值钱,有的是手段。
“林先生,你就不怕做得太绝,会遭整个香江商界唾弃吗?”罗兰士·嘉道理试图从道德层面给林浩然施加压力。
林浩然轻笑一声,笑声中满是不屑:“嘉道理先生,商场从来都不是讲人情的地方。您当初联合其他势力针对我的时候,可曾想过会有今天?我只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罢了。现在说这些,不觉得太晚了吗?您这话有点好笑。”
罗兰士·嘉道理被林浩然的话怼得无言以对,他沉默了许久,脑海中不断权衡着利弊。
目前,香江大酒店的市值在31亿港元左右。
置地集团宣布对香江大酒店私有化,并没有将这支股票的价格抬高。
毕竟,香江大酒店的控制权,谁都知道已经没人可以从置地集团手中夺取了,哪怕是嘉道理家族,也不能。
当初,九龙仓的股票之所以能够从十几港元涨到超过一百港元每股,完全是因为当时怡和洋行与包裕刚双方都没有实际对九龙仓控股,双方都在疯狂抢筹,这才导致股价飙升。
而香江大酒店不同,林浩然一方已经牢牢掌握了控制权,市场对这场收购战的预期早已降温。
没有人会认为,在置地集团已经实控香江大酒店的时候,嘉道理家族还会增持。
毕竟,增持再多,也不可能抢得了这个控制权了。
也就是说,嘉道理家族目前的持有的香江大酒店价值在3.7亿港元左右。
如果6折出售,那就只剩下2.2亿港元左右,嘉道理就直接得血亏1.5亿港元。
这笔钱,对林浩然而言,虽然算不了什么,但并不代表这是一笔小数目。
即便是嘉道理家族这种超级富豪,在面对这笔钱,也得心疼很久。
林浩然的目的,就是要狠狠地教训嘉道理家族,让他们为当初的轻举妄动付出惨痛代价。
省下一笔钱,倒是其次。
最终,罗兰士·嘉道理长叹一口气,似乎想通了,声音愈加沙哑了:“好,林先生,我答应你,6折出售香江大酒店的股份,但你必须保证,从今往后,不再针对我嘉道理家族旗下的任何产业。”
他已经彻底体会到了招惹林浩然的后果。
以前,他还不以为然,觉得他们嘉道理家族和怡和洋行、汇沣银行不一样,有中华电力在,他们拥有无限底气。
可如今,他已经不再是这种想法了。
除非,嘉道理家族以后只老老实实地经营电力供应业务,包括太平地毯等其它业务不再涉足,这样他的确有底气。
但是,他们舍得放弃其它产业吗?
当然不舍得。
林浩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嘉道理先生,您放心,我林浩然向来言出必行,只要您嘉道理家族不再主动挑衅,我自然不会为难你们。”
“那好,希望我们之间的恩怨就此了结,明天我会派人到置地集团签署合同。”罗兰士·嘉道理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无奈。
“没问题,祝我们合作愉快。”林浩然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
挂断电话后,马世民忍不住问道:“老板,他们怎么突然”
马世民听不见罗兰士·嘉道理说了什么,他只能从林浩然的回答中大概猜测到一些而已。
显然,老板在这场谈判中,已经胜利了,而且还是彻底碾压对方。
“因为他终于看清楚了形势。“林浩然走到窗前,俯瞰着香江夜景,“知道继续顽抗只会让嘉道理家族输得更惨,损失更大。”
“这消息一旦公布出去,对我们而言,绝对是一个大好消息,对方不仅仅主动将香江大酒店的股份出售给我们,甚至还以六折的价格出售,这不明摆着嘉道理家族屈服于我们了嘛,以后,这些家伙还想对付我们,可就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了!”马世民也是非常开心。
“说是这么说,实际上,有些人永远不会吸取教训,我们此前打赢怡和洋行,打赢汇沣银行,战绩够辉煌了,可这些人依然还是蠢蠢欲动!”林浩然有些感慨地说道。
枪打出头鸟,他林浩然成为香江首富,成为香江商界最强大的人,就注定会被其他人觊觎,想要瓜分他的商业帝国。
一鲸落,万物生。
显然,林浩然如今就是其他人眼里的一头鲸,个个都想从他身上吸取养分。
“那老板,我们岂不是永远受到针对?”马世民皱了皱眉头。
林浩然哈哈笑道:“所以,我的办法就是,打到他们害怕,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那就三次,每一个挑衅我们的人,都将成为我们立威的垫脚石,让他们明白,招惹我林浩然,就是与巨大的风险和惨痛的代价为伴,迟早有一天,不再有人敢挑衅我们。
马先生,您也知道,我如今的心思,其实更多的是放在海外市场,香江这个市场,太小了,小到我已经很难有继续往上的发展空间了。
甚至,英国人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在香江吞噬更多的巨头企业,我总不能一直收购下去,把太古洋行、会德丰洋行、中华电力等等全都收购,我倒是有这个实力,问题是我知道不能这么做。
所以,我希望这一次,是最后一次吧,我真的不想继续在一个小小的香江折腾了,我只想安稳地布局全球市场!”
林浩然说完这番话,目光投向窗外的维多利亚港,眼神中闪过一丝疲惫。
他真的只想当个甩手掌柜,而不是每个一段时间就遇到这种糟糕的事情。
香江的资产规模,他真的已经很满足了,除了李超人的和记黄埔,其它公司,他真没有兴趣继续收购了。
至于为何一定要收购和记黄埔,原因自然是这几个月里,李超人惹怒了他。
拿嘉道理家族来‘杀鸡儆猴’,不代表他就会放过此次的始作俑者!
只是,如今李加诚通过长江实业持有的和记黄埔股份高达40%,股份比例太高,因此他暂时不能明着告诉别人,他要收购和记黄埔罢了。
现在,他要做的是,暗中继续吸纳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的股份,然后寻找机会,一举击溃李超人的商业帝国。
有仇,当然是当场报最好。
但是李超人为人太谨慎了,持股率太高,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就被对方知道,那么李超人有了防备,这场针对和记黄埔的收购战将会变得异常艰难。
李超人在商界摸爬滚打多年,在他穿越前的那个世界里,更是成为多年的华人首富,其商业智慧和应变能力不容小觑。
他手中那40%的和记黄埔股份,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想要突破,必须精心策划,步步为营。
“如今,香江大酒店私有化的事情,已经没什么难度了,此事一过,置地集团全力打压和记黄埔,我要看到和记黄埔的财务报表如同四年前时的和记洋行那般,马先生,这点就靠您了!”林浩然右手拍了拍马世民的肩膀,郑重说道。
70年代中期,和记国际因为投资战略失败,常年亏损严重,财务报表上的数据,难看得很,
最终,汇沣银行不得不邀请有‘公司医生’之称的韦理先生担任和记洋行大班。
韦理上任后对和记国际大肆整顿革新,很快便止住了亏损,改善了集团管理制度,并且在1977年底将和记洋行与旗下最主要的附属公司黄埔船坞合并,成立了如今的和记黄埔。
林浩然知道,虽然李加诚如今控制了和记黄埔,但是实际上是非常勉强的。
别的不说,当初从汇沣银行手中购买股份,资金都是向汇沣银行贷款的,这笔钱也还了两年时间才还清。
除此之外,在这两年对和记黄埔股份的增持中,李加诚也费了非常多的资金。
从二级市场吸纳,可不是像汇沣银行那般,半卖半送地将股份丢给了李加诚,都是实打实的高价格。
而恰好如今房地产开始不景气了,这就导致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的地产业,都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回笼压力。
大量的楼盘滞销,资金链如同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这一情况,无疑为林浩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突破口。
一旦地产业更严重,而和记黄埔其它行业也同样业绩不行的时候,李加诚到时候必定会承受很大的债务压力。
到时候,便是林浩然出手的最佳时机!
太古洋行这些英资企业他不能动,总督府很大概率会直接下场制止。
但如今和记黄埔可已经算是华资企业了,林浩然觊觎和记黄埔,总督府没有任何理由来阻止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