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时间过去了3天,来到了9月2号。
这三天时间里,香江商界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渣打银行香江分行大班布朗先生,突然被传出要被调回英国总部。
而接任布朗职务的,是渣打银行的全球高级副总裁泰伦先生。
目前,布朗还在香江,不过一些消息已经被传出去了。
对此,有不少人感到有些惊讶,莫非,布朗这是因为收购汇沣银行这个大功劳,晋升总部更高的职务了?
惟有一些大佬才隐约猜测到,这大概是因为“倒林联盟”失败的原因。
上午,林浩然还在家中,便接到了马世民的电话。
马世民对林浩然说道:“老板,渣打银行新任香江大班向您发了拜访函,您要不要见对方?”
“新任香江大班?”林浩然听了之后,顿感疑惑。
新任大班的事情他早已经知道了,不过这与他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他也没有太过于关注。
这位新任大班刚到香江吧,没想到便要迫不及待地前来拜访他了。
虽然有些惊讶,不过,林浩然还是答应了。
上午十点钟,林浩然与马世民在康乐大厦51楼的会客室与对方见了面。
在会客室中,这位泰伦先生直接开门见山,是代表渣打银行来向林浩然道歉的。
对方特别强调了渣打银行无意与林浩然为敌,之前与李加诚、嘉道理家族等人弄出来的“豪华酒店联盟”,所做的针对文华东方酒店集团一事,一切都是布朗先生擅自行动,并没有经过渣打银行董事会的同意而擅自做出的决定。
同时,对方还表示,渣打银行与恒声集团在国际上的合作,渣打银行会鼎力相助。
另外,关于发钞权一事,渣打银行也会对香江总督府这边施加压力,尽快让总督府这边同意此事等等。
总之,对方的态度极其的好,责任也是推卸得一干二净。
对此,林浩然表面上也露出了温和且满意的笑容。
他微微颔首,语气淡淡地笑道:“泰伦先生如此诚恳,我自然是感受到了贵行的诚意,布朗先生之前的举动,确实在香江商界掀起了一些不必要的风波,令我心生不满,好在如今贵行能及时拨乱反正。”
泰伦先生赶忙接话,姿态放得很低:“林先生,实在是万分抱歉,布朗先生的行为严重违背了渣打银行一贯秉持的商业准则和合作理念。
我们董事会得知此事后,极为震怒,这才迅速做出调整,派我前来,就是希望能修复与林先生您以及您背后商业势力的关系。”
两人并没有聊多久,也就不到半个小时,林浩然便以自己有事要处理,送客了。
等泰伦离开之后,林浩然与马世民回到了办公室。
“马先生,您觉得,真如对方所言,渣打银行总部对此前的事真就一无所知吗?”林浩然嘴角含着笑,问道。
“绝对没这可能!就算香江这边布朗话语权极大,可渣打银行总部肯定在这边安插了眼线,布朗的一举一动,他们不可能不清楚。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他们存了观望的心思,想瞧瞧布朗能不能联合香江其他商界势力扳倒老板您。
要是真成了,渣打银行就能趁机吞下更多市场;即便失败了,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把责任全推给布朗,来个金蝉脱壳。”马世民语气笃定,斩钉截铁地说道。
林浩然轻轻点了点头,开口笑道:“如此看来,这渣打银行总部倒是一群老狐狸,打得一手好算盘。
不过,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轻易全身而退,还能从我们这儿捞到好处,未免也太小瞧我了。”
马世民微微皱眉,问道:“老板,那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应对?总不能就这么任由他们摆布,顺着他们的剧本走下去吧。”
林浩然嘴角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当然不会,既然他们想演这出戏,那我们就陪他们好好玩玩,表面上,我们可以接受他们的道歉和示好,该合作的项目先推进着,让恒声集团在国际合作上借助他们的渠道和资源,加快布局。”
马世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老板,这样会不会太便宜他们了?万一他们后续又使什么坏心眼,咱们岂不是陷入被动了?”
林浩然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向窗外繁华的香江街景,缓缓说道:“马先生,这就叫欲擒故纵,我们先给他们一些甜头,让他们放松警惕。
所以,暂时不用理会渣打银行那边,就让他们以为我们真的相信了他们的鬼话,与他们和平相处,渣打银行的危机还没到,后面我有的是办法教训他们!”
实际上,都不用林浩然出手,很快便会有人让渣打银行损失惨重。
这个人,就是陈嵩青。
如今,汇沣银行还隐藏着一个大祸,之前在汇沣银行与东亚银行竞争最为激烈的时候,陈嵩青便开始代表佳宁集团公开支持汇沣银行,同时在汇沣银行那边坑了一大笔贷款。
这笔贷款,涉及的资金可是高达数十亿港元。
佳宁集团现在都还能挺得住,这笔资金绝对是功不可没。
一旦佳宁集团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那隐藏在汇沣银行的这颗“定时炸弹”可就要引爆了。
几十亿港元的债务,即将变成一笔坏账,而汇沣银行作为渣打银行的子公司,对于如今的渣打银行而言,绝对是难以承受。
林浩然在这里面,完全可以当一名隐形的“点火人”。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事,暂时不着急。
反正目前林浩然与渣打银行之间,就暂时维持表面的友好,就足够了。
接下来就静待时机,让渣打银行好好享受一番,再次陷入资金危机是一个什么样的“美妙”滋味。
除了渣打银行“换帅”一事外,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的价格战依然在延续着。
即便如今和记黄埔的处境不算很好,可怎么说也是香江巨头企业,不至于几天时间就顶不住了。
至于惠康超市,就更没有任何问题了。
对置地集团而言,别说是打一个月价格战了,即便是一年价格战,也伤不了置地集团的根骨,只是说有没有必要而已。
所以,这三天里,香江的大街小巷依旧弥漫着价格战带来的火热气息。
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的促销海报随处可见,仿佛是这场商业战争的无声战旗。
市民们也乐此不疲地穿梭于两家超市之间,享受着这场购物盛宴,两家超级市场巨头的价格战,仿佛都拉低了香江的高消费。
然而,在这场巨头之间激烈无比的角逐背后,香江的其他超市却宛如置身于暴风雨中的小船,摇摇欲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香江虽以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规模最为庞大,但作为一座人口多达五百万的城市,市场显然仍有广阔的生存空间。
因此,除了惠康超市与百佳超市之外,大大小小的超市分布在香江各地。
平时,他们在夹缝中生存,倒是过得挺滋润。
可如今这场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价格战,却如同一场猛烈的飓风,瞬间打破了他们原本平静的生活,将他们卷入了巨大的漩涡之中。
就拿位于深水埗的利民超市来说,平日里,这里客流量稳定,周边居民日常的柴米油盐、生活用品大多都在这儿采购。
超市老板陈叔为人和善,对待员工如同家人一般,超市里的氛围十分融洽。
但自从惠康和百佳的价格战打响,利民超市的生意便一落千丈。
陈叔看着货架上堆积如山的商品,眉头紧锁,愁容满面。
原本热闹的收银台前,如今冷冷清清,只有零星几个顾客。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这价格战再这么打下去,我这小超市可真的撑不了多久了。”
两巨头打架,首先遭殃的就是像利民超市这样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超市。
而那些规模大,但没有如和记黄埔、置地集团这种大靠山的超市,此刻同样陷入了进退维谷的艰难境地。
他们虽然与惠康超市、百佳超市等同样品种齐全,可他们却没有打价格战的能力。
在面对足足一个月时间的价格战,他们唯一能够做的,或许就只有摆烂了。
跟着打价格战?
这根本就是一条绝路。
惠康和百佳背靠巨头,资金雄厚,可以承受以成本价甚至略微亏本的价格销售,旨在拖垮对手,抢占市场份额。
它们卖得便宜,吸引人潮,靠的是巨大的销量来维持现金流,并且它们采购量巨大,能从供应商那里拿到远低于市场行情的进货价。
其它超市,虽然有一定的规模,却没有强大的资本支撑,一旦跟上,这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杀式的跟进行为可能比不跟进死得更快。
一时之间,香江超市行业的老板们愁云惨淡,哀鸿遍野。
不过,惠康与百佳可不管这些小企业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