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航天技术提前研发,从火箭到导弹(一)
方文目光从资料上移开,注视着科恩:“我想知道,德国军工体系里,像 a-4这样的军工项目,是如何实现的,说你知道的。”
科恩闻言,双手交叉下意识地摩挲着,回忆着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
过了小会,才开口:“佩内明德的项目归陆军军械局直接管辖,但关键部件却分散在十几家企业生产——比如我之前说的涡轮泵,西门子负责设计,却要交给鲁尔区的克虏伯子厂加工精密齿轮;蔡司的陀螺仪,镜片必须从巴登-符腾堡州的肖特玻璃厂定制,再运回耶拿组装。”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讥诮:“这种分工看似专业,实则漏洞百出。去年冬天,因为克虏伯的工人罢工,涡轮泵的交付延迟了整整三周,布劳恩博士差点被军械局的人撤换。而且,所有企业都要优先满足陆军和空军的需求——空军要 bf-109战斗机的发动机,陆军要新型坦克的装甲钢,用于火箭项目的原材料会因为常规军工生产而拖后交货。”
方文听着,心中却并不觉得,如今的德国,在纳粹的带动下,像一台全力开动的战争机器,即便其中出现一些问题,可整体上已经快速超越欧洲其他军事强国的军备现状。
他继续提问:“继续说下你知道的情况。”
“大规模扩军导致军备生产强度大增,目前德国国内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高强度钢需要的钼,大部分来自智利;酒精是用大量土豆发酵的,但去年开始土豆优先供给军队,我们的推进剂生产线停过两次,最后是从荷兰的酒厂弄了一批威士忌应急。”
“威士忌充当酒精?”方文惊讶。
“是的,用威士忌提炼酒精,那批燃料的纯度根本不达标,导致一次试射时燃烧室温度失控,炸了半个发射台。”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资料堆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纸条,递给方文:“这是我偷偷记的原材料供应商名单,有几家是中立国的。如果你们想研制火箭,一定会从欧洲采购关键部件,或许可以从这些中立国渠道入手,但一定要小心盖世太保的眼线,他们在阿姆斯特丹、苏黎世都有专门监控军火贸易的小组。”
方文接过纸条,仔细折好放进衣袋,这种高端设备供应商或许在以后会用得上。
“你刚才说bf-109和新型坦克,这方面你知道些什么?”
科恩梳理记忆里那些相关信息,比起火箭项目,战斗机和坦克才是纳粹眼下最看重的“军事装备”。
“bf-109……”科恩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我在佩内明德时,和在空军服役过的工程师关系不错,他们经常聊起这款战机。bf-109e型去年已经大规模量产,装配的 db 601液冷发动机,最大时速能到 570公里,听说比英国的喷火式 mk i快了近 30公里,爬升率更是碾压。去年西班牙内战,秃鹰兵团的bf-109b,把共和军的苏制伊尔16打得几乎不敢升空。”
他话锋一转,语气里的讥诮又回来了:“但db 601发动机的产能根本跟不上,我听说戴姆勒-奔驰的斯图加特工厂,一半的生产线要优先给陆军造卡车发动机,剩下的产能还要分给 bf-110重型战斗机。空军今年年初催着要 1200架 bf-109e,到现在只交付了不到 500架。”
这个信息是方文感兴趣的。
bf-109b他领教过,也对同系列的改进型有一定的预判。
但bf-110重型战斗机并没有出现在西班牙内战,他也没见过。
可重型战斗机,在这个时代的空战中也是一大杀器,泰山航空未来也是要研制出自己的重型战斗机的。
因此,能从德国那边的重型战斗机上有所借鉴是最好的。
“你有bf-110的更多资料吗?”他问道。
科恩突然想起什么,在提箱中翻找,拿出一张照片。
他指着照片说明:“这就是bf-110。”
“照片上人是谁?”方文问道。
“是我曾经的朋友,可现在他见到我,肯定会抓捕我。”科恩苦涩回道。
方文拿起照片仔细观看。
飞机从外形上看,和其他战斗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体型大了许多。
这种体型的战斗机,主要是在战斗力上进行了改装,飞机内必然安装了强大的火力。
其机头的武器就是证明。
上鼻部有四个7.92毫米mg17机枪射击口,在鼻子下部有两个20毫米机炮射击孔。
但这并不是其全部武器,飞机是双座舱的,机头的武器由飞行员控制,后座舱的存在,则是用来控制后方和两侧武器系统的。
这样强的火力配置,就能在空战中,形成强火力输出,特别是对付皮糙肉厚的轰炸机。
看到这里,方文不禁在心中构思。
泰山的重型战斗机,也用这种模式吗?
他否定,这种设计虽然增强了火力,但也让战斗机的灵活性大幅下降,除非有大规模集群配合作战,不然的话很难形成压制性战斗力。
德国以举国工业能力创造的空中优势,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复制的。
泰山军工战机要走的路,只能是精兵化。
没法大量制造军机,就要以武器的先进性获得战争优势,比如目前正在发力的航空火箭弹,只要解决制导问题,以命中率和高效摧毁机制,就可以做到以一敌多,从而扭转目前的中华战局的空中劣势。
挥去思绪,方文出声道:“说下坦克方面你知道的情况。”
科恩继续。
“陆军现在把宝压在两款坦克上——三号和四号。三号坦克是主力,装 37毫米炮,去年波兰边境演习时,军方觉得 37炮打苏联的 t-26都费劲,逼着克虏伯把炮换成 50毫米的,但 50毫米炮的炮管生产难度大,鲁尔区的工厂每月只能造 80根,导致三号坦克的改进型产量一直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