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谁赢,他们帮谁。(6k求订)
吕尧在网上看到的这篇文章的开篇第一句——
“顶级的圈层控制的从来都不是信息,而是信息,之前还热度颇高的吕荣cp,为什么忽然一夜之间消失不见了?这背后消失的娱乐空间,大家有想过吗?”
“吕尧从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短短几年时间就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在互联网上能够只手遮天,覆手为雨的年轻枭雄,他的依仗到底是什么?”
开篇的两个问题充满了阴谋论的味道。
而发问式的开篇也是最能激发网友们思考,尤其是吕尧在网上还有着那么多的边新闻,发家史也并不是那么的光彩。
所以这篇文章开篇明义,用阴谋论和提问句把网友们的思绪牢牢抓住。
写出这篇稿子的肯定是老手,内容跟他震惊体式的标题也形成了分明的反差,尤其是对方点出的“消失的娱乐空间”……这一下就把吕尧和荣念晴的性质给按死了。
用阴谋论的方式攻击对手虽然老套,但这套是真的非常好使,只需要用一点点“迹象”作为作证,然后把被攻击的目标放到一个让大多数人仇视的位置上,就可以了。
这点在未来的互联网高新科技企业中,某个企业就玩得非常的好。
比如未来某个公司公布了自己设计的处理器,然后网上就开始流传这么一句话——“当国外对国内的科技封锁无法奏效后,他们就会扶持出一个国内本土化的高新科技公司,对国内本土的高新科技企业进行打压。”
但实际上,芯片设计国内又不是只有一家公司在做,而出成果那家早在布局智能家居家电市场的时候,就已经涉足这块领域了。
至于这家企业背后是不是有国外资本的支持,支持了是好是坏,那就要看个人的认知了。
而在吕尧看来,借别人的钱搞自己的产业,这种做法很合适,毕竟借来的东西,他和那家企业的老板都从来没想过还嘛。
吕尧继续看了下去。
这篇文章用阴谋论的方式,把吕尧塑造成了荣念晴的面首,白手套,里面甚至还牵扯出了大企业的“人才培训扶持计划”,这些明显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才知道并且搞出来的东西。
但这篇文章最最要命的地方,是把荣念晴塑造成了地方上的婆罗门,为所欲为,手眼通天的那种。
而吕尧就是荣念晴在外的白手套。
两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这就是把吕尧和荣念晴放在火上烤了。
现在这个时间段可是2017年初啊!
珠三角那边的娱乐场所刚被全部关闭,国内的廉洁工作如火如荼,任何地方一旦出现黑恶势力相关的事情那分分钟处理到位,这点吕尧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留学未来的时候,有一年吕尧回老家村里,因为吕尧之前因为隔壁邻居家小孩淘气把自己车的引擎盖给砸了个凹陷,所以吕尧就让那户人家赔了两百块,这钱不多,因为修那玩意儿随便大几百的。
但那户人家不服气,然后就梗着脖子更吕尧说,他们两家中间那条巷子的水泥路是他们家修的,不让吕尧他们家走,吕尧当时真给气笑了,一番面红耳赤的争论后,吕尧直接报警说村里有黑恶乡霸拦路闹事,然后镇上的官差不到二十分钟就火速到了现场。
吕尧之前也报过警,那时候他们可来的没那么快。
而那户人家在看到官差的水火服后也立马萎了,不敢再张扬。
这还只是村里的事儿呢,现在这篇文章有意无意的把吕尧和荣念晴往那个方向上引,其心可诛!
更要命的是,这篇文章里还搜罗了大量吕尧在这次cp风波里的操作,以及吕尧以前搞出来的操作,比如当初华盛生活的纵火案件,当初吕尧跟华盛生活美女收银员陈雪莹的陈年旧事,以及周贝拉父亲周青的案件都被翻出来了,甚至还有周青的采访和口供在里面。
在这篇文章中,吕尧俨然被塑造成了一个手段卑劣,坏事做尽的黑恶势力头子。
这篇充满阴谋论的文章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看到这些隐秘八卦的网友们一个个目瞪口呆,他们实在是不知道这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弯弯绕绕。
“没想到啊没想到,吕贼当真算的是奸雄了。”
“果然,魏晋风骨在身的男人就不会那么简单。”
“多吓人啊,我还以为他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牙口不好的帅气男人呢,没想到这个小吕总这么心狠手辣的。”
“能从酒吧夜场那样的地方杀出来混到这个位置的人,怎么可能是个简单人物呢。”
“吕尧能这么肆意妄为,他自己肯定是没这个本事的,没想到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飒爽英气,正气凛然的荣总,竟然这么可怕的。”
“孩子,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样,大家都在演罢了。”
看着这些网友的发言,吕尧的脸越来越黑。
其实这些事情破局的方式也简单,只要找到纵火案的罪犯,陈雪莹,以及周贝拉出面进行解释澄清就行,但问题在于,吕尧就算把这些人找出来,网友们和外界也会认为他们是受到了胁迫。
甚至,当这件事闹大之后,影响变得太大后,当相关方面不得不介入时,相关方面也会变得非常难做,因为相关方面如果做不出东西来,外界和网友们会认为相关方面办事不靠谱,甚至跟吕尧他们是穿一条裤子的。
可他们办出点什么成绩,那荣念晴和吕尧他们的项目怎么办?是不是也要彻底被调查?那微光国际和骆马湖ai数据中心到时候,还能不能攥紧在他们手中?
想到这里,吕尧忍不住闭上眼睛,默默思索起来。
其实,现在也还是有破局的办法的。
但要快!
沉思了十几秒后,吕尧就立即拿起手机拨通了荣念晴那边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被立即接通,然后电话里传出荣念晴波澜不惊,听不出情绪的声音:“你看到网上的消息了。”
吕尧上来就反思揽责任道:“上次的事情是我没处理好,这才给幕后的人找到了机会,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把幕后的人揪出来,然后把这件事平掉。”
没错,吕尧对这件事的解法很简单,那就是把幕后的人逮出来,从根源上把这次的问题解决掉。
这种就是纯粹的硬实力对拼了。
但对方这次用心如此歹毒险恶,吕尧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打算。
在真实的商战里,只有真正不怕死的人才能找到活下去的机会,而且真实的商战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让人觉得叹为观止的神机妙算。
人间史书三万册,煌煌百万言,就没有一个篇章记载了什么峰回路转,柳暗明的计策,有的,都是默默积蓄力量,然后倾尽全力,一击定胜负。
现在,吕尧也发育到这种级别了。
而那幕后的人,既然用这种“借力打力”的阴谋手段,那就说明对方实际上实力是不如吕尧他们这边的,又或者因为某些原因,他们不敢太蹦跶,所以才需要借力打力。
所以吕尧从正面的硬拼中战胜对方。
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在事件发酵影响扩大之前,尽快的把对方给挖出来。
电话里荣念晴听到这话后却笑吟吟说道:“不要这么紧张~有空没?来我这边喝茶啊。”
吕尧汗颜,但他转念一想就顺嘴一记马屁拍上去了:“你已经预料到了对不对?而且你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荣总牛逼啊!不愧是你!”
虽然能听出来吕尧这些话里有明显奉承的意味,但荣念晴还是非常受用的。
谁会不喜欢被夸赞呢?
尤其是吕尧的夸赞虽然略有夸张,但总体来说还是能听出真心实意的。
这也算是一个与人交往的小技巧。
在社交场合里,如果你觉得某个人的气质,样貌或者谈吐很特别,在夸赞的时候不要含蓄,可以表现的稍微夸张一点,很容易拉近双方的关系的,这点在把妹的时候也非常好用。
真正高级的假话从来都不是虚构一段完美的谎言,把对方骗得团团转,而是让真话变得浮夸一些……这些稍微浮夸的夸赞,不仅能拉近双方的关系,同时也是杀人于无形的利器。
就比如娱乐圈的很多演员。
有些演员明明也有过优秀的作品,但因为身边会拍高级马屁的人太多了,因为太久听不到真话,久而久之失去了对自己的定位和锚点,然后就成为了互联网上的“小料”。
不认同吗?
我不要你认同,我要我认同!
荣念晴心底小小得意一下后就说道:“好啦,得空来喝茶,至于这次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会有人处理的,而且他出面处理的话,比你要好得多。”
吕尧好奇心一下就被荣念晴钓起来了。
但荣念晴相当谜语人,吕尧也不会多问,应了句“好”后就挂断了电话。
荣念晴跟吕尧挂断电话后就开始处理手头的事务。
现在每天需要他审批的事情太多了。
哪怕荣念晴已经利用管理学建立起了非常完善的管理机制,把大部分的小问题都卡在自己这个级别外了,但每天从各个项目上汇总过来的,需要重大处理的事情还是多的不像话。
关键是很多事情不是你在办公室里审核一下文件,签签字就能完成的。
很多重要的决策,荣念晴是要亲临一线,考察后才能做决定的,这也是从吕尧那儿学来的。
以前她身边还有王殊等人帮衬着,现在王殊休产假,供应链方面的很多问题,哪怕有家臣帮衬,荣念晴还是觉得一个脑袋两个大。
倒不是她身边培养出来的高材生家臣没用,主要是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王殊是会跟吕尧商量,听取吕尧的意见的,而吕尧总能在最快最短,甚至只是喝口茶的功夫就给出斩钉截铁的答案。
但她手底下那些人,却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考察工作。
一来二去消耗的时间,财力,人力等等资源累加在一起就非常的让人头疼了,以至于在王殊休产假的这段时间里,供应链方面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拉长了不少,但效率却比以前更低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