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合并公司再买房
注册新公司、租下场地、办理各种手续……
整个过程繁琐又磨人。
但夫妻俩分工协作,梁毅主内,负责场地规划、设备采购和人员招募。
安敏主外,负责跑手续、拉关系、对接客户。
李红梅和张建国也利用他们的本地人脉,帮了不少忙。
几个月后,安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牌子,终于挂在了那处修缮一新的旧厂房门口。
虽然规模不大,但功能齐全。
前面是办公室和展示厅,后面是仓库和维修车间。
梁毅从老厂带过来两个信得过的老师傅,又招聘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年轻学徒,维修车间很快就叮叮当当地运转起来。
他们从各处收来的旧设备在这里经过检测、维修、翻新。
甚至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一些小的改装,焕然一新地陈列在展示厅里。
安敏则将这些翻新后的设备信息,通过她的商务咨询公司,精准地推向海外市场。
她制作了精美的双语目录,配备了详细的参数和介绍,服务专业得让那些苏联客商惊叹不已。
她的安达商务咨询,和梁毅的安达机电形成了完美的前后端配合。
新工厂落成那天,张建国和李红梅带来了篮庆祝。
看着整洁的车间、陈列有序的设备,张建国拍拍手。
“梁哥啊,我是真服了你了,这才多久,就折腾出这么大动静,以后有啥好机会,可得继续带着哥们儿。”
梁毅笑着,看向张建国:“这才刚起步,后面的路还长着呢。”
“你们夫妻俩可是我们的恩人,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们的。”
要不是有张建国和李红梅,他们现在说不定,还得自己找工作呢。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这份提携的恩情,他们什么时候都不会忘了的。
安达机电的运转逐渐步入正轨,收购、翻新、出口,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梁毅沉浸在技术和管理中,将这个小工厂打理得井井有条,工人们对这位技术过硬、又不摆架子的老板十分信服。
而安敏的安达商务咨询也名声在外,她凭借流利的语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可靠的信誉,成为了连接国内外需求的桥梁。
然而,业务越做越大,两人逐渐感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便。
有时,安敏带着国外客户来厂里参观。
客户对某台设备提出具体的技术修改要求,她需要反复在客户和梁毅之间传递信息,偶尔还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有时,梁毅看中了一批性价比极高的旧设备,需要快速决策拿下。
但资金调用需要两人分别从各自公司走账,流程繁琐,容易错失良机。
晚上回到家,两人在饭桌上讨论业务,说到关键处,安敏会叹口气。
“要是我们的财务能合在一起规划,资金利用率肯定更高。”
“如果我们是一体的,底气更足,给客户的信任感也更强。”
梁毅突然反应过来,直接道:“那我们干嘛还分两个公司?合并起来得了,名字现成的都是安达,这就是天意。”
这句话点醒了梦中人。
夫妻俩深入一合计,发现合并的好处远大于弊端。
整合资源、统一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重要的是,他们可以真正形成一个集技术、生产、外贸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说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