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工业帝国的蓝图
至于接下来人工制造方面的计划,朱高烁也想好了,主要分成四个方面。
其一,要标准化与简化,他指向图纸上结构相对简单的枪机。
放弃复杂的多管和追求射速但可靠性差的连发构想,集中力量研发一种单兵手持、前装滑膛、火绳或燧发点火的长管火枪,结构尽可能简单、零件尽可能通用、便于大量制造和维修!就叫它元火枪,普遍到比人看见人还普遍。
其二,材料替代与工艺突破。
短期内枪管以熟铁反复折迭锻打为主要工艺,追求致密均匀,探索用杜仲胶混合特定矿物粉末作为铸造炮管的内衬涂层,提升耐烧蚀性。
关键部件尝试用铜锡合金,或探索表面渗碳等土法硬化技术处理熟铁零件。
设立专门火药工坊,集中熬硝提纯,严格配方比例,实验颗粒化工艺,同时,不惜代价拓宽硝石来源。
还要设计制造专用的固定模具、简易水车驱动的钻床和磨床,提升加工精度和效率。
其三,建立流水工坊。
将火枪制造拆解为:锻打枪管、铸造零件、木工制托、火药配制、弹丸铸造、总装调试等不同环节,每个环节由专人负责,使用统一模具和量具。
“王翱,此事由你总领,集中浔洲最好的铁匠、木匠、火药匠,成立‘军器局’!”
其四,训练与实战验证。
朱高烁看向一直沉默旁听的张辅。
“张将军,新枪一旦有样品,立刻组织精锐民兵试用,从装填速度、射程精度、可靠性、维护便捷性等全方位测试,在实战中发现问题,迭代改进,同时,设计配套的刺刀,让火枪兵在近战时也能自保。”
朱高烁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核心工匠和官员,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诸位!此枪,非仅为杀敌利器!它承载着我浔洲自保之基业,更关乎未来能否真正傲立海疆!材料匮乏,我们就开源节流,寻找替代!工艺落后,我们就集思广益,勇于革新!人力不足,我们就以标准化和流水线来弥补!杜仲胶我们能搞出来,这元火枪,我们也一定能造出来,并且要造得足够多、足够好。”
浔洲的工坊区炉火日夜不息,朱高烁正与工匠们为元火枪的枪管锻造和燧发机构绞尽脑汁,空气中弥漫着铁腥与汗水的气息,张绣屏则忙于协调杜仲胶在防水布和火器密封垫上的应用试验,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却又充满希望地进行着。
突然,毫无征兆地,那熟悉的光幕再次撕裂了时空,悬于天际,这一次,光幕中的景象不再是战火纷飞或珠光宝气,而是一个充满现代感的、略显嘈杂的都市街景。
【哈喽各位观众老爷们!我是你们最爱探索城市秘密的up主‘挖土小王子’!】
一个穿着冲锋衣、戴着安全帽的年轻男子出现在镜头前,背景是巨大的蓝色施工围挡和轰鸣的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