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签约到期后,先收购一条现成的院线打底,随后要么新建电影院,要么收购旧影院进行翻新改造。
当然,所有影院的选址都有个前提:不租场地,要用自己持有的房产。
这样做虽然会让前期成本大幅增加,毕竟搞院线和做视频网站一样,都是烧钱的重投入。
但长远来看,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哪怕将来真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没法继续运营院线,手里的房产也能稳稳保值,甚至大幅增值。
就像现在入手的房产,等到2025年再出手,这中间的利润空间,光是想想都让人心动!
随后,彼得又汇报了瑞兴影业近期的公司运作情况:
“我们已经正式加入了好莱坞制片人联盟,《斯巴达三百勇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暮光之城》也陆续在导演工会、演员工会、编剧工会等各大工会完成了注册与备案……”
这意味着,这三部影片从此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会项目”。
剧组里的演职人员,从导演、演员到场务、化妆师,都会受到对应工会的保护,薪资、工时、工作环境等都会按工会标准执行。
而未来电影上映后产生的所有收入,公司还得按比例向各大工会缴纳一笔不菲的管理费用。
其他流程吕睿都能接受,唯独“工会向资方收钱”这一点,让他这个从小在不同环境长大的华夏人觉得有些不适应。
毕竟在他的认知里,向来是资本主导产业,如今反倒要向工会“上供”,多少有些别扭。
但他也清楚,入乡就得随俗。
好莱坞的产业规则早已成型,想在这边立足,就必须遵守这套体系。
因此他没表达任何异议,只是径直点头:“我知道了,按流程走就行。”
彼得见他没有意见,又补充道:“加入联盟后,我们后续找工会体系内的演职人员会更方便,也能参与到联盟的资源对接中,对项目推进是好事。”
吕睿“嗯”了一声,心里却在盘算着:
虽然要多一笔管理费,但能换来更规范的制作环境和更便捷的资源渠道,这笔账算下来也不算亏。
毕竟在好莱坞,脱离工会体系的项目,不仅很难找到顶尖人才,还容易引发劳资纠纷,反而会耽误项目进度。
……
处理完公司的几桩事,下午,吕睿又马不停蹄地忙起了探班工作。
他先去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组,和温子仁细致聊了项目的运作安排。
大制作电影向来意味着对大场景的极致追求。
二十世纪福克斯倒是挺大方,除了资金支持,还额外提供了一个超大规格的摄影棚,专供剧组搭建核心场景。
此刻的摄影棚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正在搭建的全自动波浪装置水槽。
为了呈现“海上漂流”的真实感,剧组特意聘请专业工匠,前来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冲浪装置。
该设备能模拟出不同强度的海浪效果,让镜头里的“海洋”更具冲击力。
但这其实还不是最难的。
因为影片里汇集了电影界公认难拍的三大元素:“水、小孩、动物。”
尤其是片中与男主角近距离互动的“老虎”。
真老虎显然无法满足拍摄需求,只能靠cg技术制作,这对后期特效团队来说又是一道不小的难关。
“我的目标是打破3d技术只应用于科幻、灾难题材的传统印象,要让观众看到,3d也能呈现出更细腻、更富情感的画面效果……”
参观完摄影棚,温子仁对着吕睿说出了自己的创作野心!
吕睿侧头看他,忽然想起了后世他拍的《海王》中那震撼的水下场景。
在“水”与“3d”的融合呈现上,温子仁确实有独到的天赋和经验。
“加油,我看好你。”
吕睿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会争取让这部电影在后年登上院线的。”温子仁再度给出承诺。
吕睿心里清楚,这个进度已经很快了。
前期筹备要半年多,拍摄预计大半年,加上后期特效制作,能在08年上映已经是高效推进的结果了。
随后,他又问起了选角的事。
原著小说里,主角“少年派”是印度裔,这意味着选角工作免不了要往印度跑。
温子仁答复道:“会尽量贴合原著,等这边水槽搭建告一段落,我就同步去印度组织大规模试镜,争取找到最贴合‘少年派’气质的演员。”
吕睿补充道:“可以多增加些其他族裔的配角,少数族裔的电影消费能力不低,这样做也更利于未来的全球宣传和发行。”
温子仁立刻点头,表示自己清楚了。
这部电影投资高达2亿美元,注定不能只靠某一个国家的观众买单,全球发行才是收回成本、实现盈利的关键。
只有让不同地区的观众都能在角色里找到共鸣,才能将票房潜力最大化的激发出来。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剧组离开,吕睿又驱车赶往了《斯巴达三百勇士》的拍摄基地。
这边的选角工作倒是已经告一段落,男主杰拉德·巴特勒、女主琳娜·海蒂等核心演员均已敲定。
对于这个项目,吕睿自始至终都没干涉过扎克·施耐德的任何决策,完全放手让他主导。
他相信扎克的能力,就像前世那样,能把这部充满史诗感的动作片打造成经典。
至于他自己,只需要负责把控最终的质量即可。
刚到剧组,吕睿就看到演员们正围着工作人员签署文件。
“lv,你来了。”扎克快步跑过来打着招呼。
吕睿冲他笑了笑,示意他先忙手头的事。
演员和工作人员们目前签的是保险协议。
在好莱坞,保险是电影制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虽说这会让剧组多一笔额外开支,但吕睿却心甘情愿。
该省的地方得省,该的地方绝不能含糊。
要知道,在这边投保从来都不是什么亏本买卖,万一拍摄中出了意外,所有损失都能由保险公司承担。
电影拍摄过程中变数太多了,道具损坏、演职人员受伤、甚至拍摄场地被破坏,都有可能发生。
要是设备砸下来导致损坏,或是演员拍戏时受伤,这些赔偿责任按理来说都应该由制作方瑞兴影业承担。
但有了保险,就能全部转嫁给保险公司。
尤其是《斯巴达三百勇士》这种动作+战争题材,演员们要完成大量打斗戏份,受伤风险本就比普通电影高。
比如前世好莱坞的“拼命三郎”汤姆·克鲁斯。
拍《碟中谍4》他从哈利法塔一跃而下的镜头时,他本人全程亲自上阵,在塔上练习攀爬、跑跳,吊了整整八天!
若没有保险公司兜底,剧组根本不敢让他这么冒险,万一出意外,制作成本全拿出来都不够赔。
当然,阿汤哥这样的只是个例。
好莱坞演员虽然整体比较敬业,但这么拼的终究是少数。
可即便如此,也有演员因为风险过高,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
比如小罗伯特·唐尼,早年因吸毒多次进出戒毒所。
这也导致,1996到2001年间没任何保险公司愿意为他承保,很多剧组也不敢用他。
直到梅尔·吉布森出面担保,情况才有所改善。
还有成龙这个以“拼命”著称的动作巨星,也因拍摄时太敢冲,一度被保险公司拒绝承保。
幸好,《斯巴达三百勇士》没有那么多极端危险的场景。
演员们虽然也要拍打斗戏,但大多是可控的动作设计,无需像阿汤哥、成龙那样赌上安全。
看着演员们陆续签完保险协议,吕睿也放下心来。
这相当于给剧组加了层安全锁,后续拍摄也能更安心推进。
“lv,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杰拉德·巴特勒。”
扎克带着亲自选出的男主,来到了吕睿面前。
“你好。”
看着眼前这位未来的“好莱坞猛士代言人”,吕睿给了他一个善意的笑容。
杰拉德看见吕睿还稍稍有些紧张,毕竟此前他一直是混英国那边的,在这之前也没有主演过大制作项目。
如今一上来就是1.5亿美元投资的动作/战争/史诗级电影,难免让他感觉压力山大。
不过,压力同时也是一种动力。
这项目要是成功了,未来他在好莱坞也算是成功站稳了脚跟。
即便为此他每天需要锻炼不低于5个小时,他都毫无怨言。
对于吕睿这个制片人,他虽然是第一次见,但却早已久仰大名!
欧洲三大最佳导演大满贯,刚下映的超级大片《我是传奇》也是他担任的制作人与编剧。
这是一位来自华夏,却在好莱坞拥有极高声誉,且才华横溢的制作人!
他一点都不敢怠慢,时刻保持着尊敬与友好的态度。
其他人大抵也如此,过来打招呼问好时,一个个眼神十分灼热。
顶级制作人在好莱坞可是比导演地位还要高的存在,而吕睿在众人眼中,无疑正是“顶级”行列中的一员!
《我是传奇》的成功让他声名赫赫!
如果眼下这两个项目再度成功,那他在好莱坞的地位无疑将窜到天际去!
吕睿并没有过多打扰。
陆续了解完两个亿元项目的推进情况后,他便回到公司,开始进行新一轮“试镜”。
这次试镜的不是演员,而是导演。
他得给《暮光之城》找个合适的驾驭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