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袁天罡完全有理由怀疑,眼前人已经并非是“李星云”了。
袁天罡出手毫无征兆,袍袖翻卷间,一指已无声无息点向李星云后心要穴。指风凝练如实质,却又不带半分杀意,只求制住穴道,然后探查对方的底细。
然而指锋尚未及体,李星云仿佛背后生眼,身形微侧,右手看似随意地向后一拂,袖摆流转,恰似流云遮月,轻巧地搭在袁天罡腕上。
“嘭”的一声闷响。
气劲微吐即收。
袁天罡只觉一股醇正平和、却又磅礴莫测的内力自对方袖中涌来,其势堂皇正大,他手腕一沉,卸开劲力,后退半步,面具下的目光骤然锐利如鹰隼。
“天罡诀?不对……”
袁天罡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探究:“功力精纯至此,运转圆融无碍,已臻化境!”
“袁卿。”
李星云开口,语气平淡却重若千钧,“三百年来,你苦心孤诣,只为延续那一道李唐血脉。如今,孤就在这里。”
他微微抬起手,掌心向上,一股无形的威势随之弥漫开来:“这力量从何而来,重要吗?重要的是,孤已在此。你的棋局,你的谋划,如今孤来接掌了。”
袁天罡身躯几不可察地一震。
“袁卿”这两个字,多少年没听到了,历代大唐帝王,有对袁天罡尊敬有加者,有对袁天罡视为心腹者,甚至还有对袁天罡猜忌疑心者。
但无一例外,至今为止,袁卿只有那位太宗皇帝才称呼得如今亲近、自然。
而且“孤”这个自称,从眼前少年口中吐出,竟是如此得体,带着不容置疑的天命意味。
这一刻,袁天罡神色稍显恍惚,仿佛从李星云的身上看到了那一位的影子。
“至于你所说的不同嘛……”
李星云接着又道:“或许是太宗显灵,得了一场大梦,窥见些许未来残影,若再浑噩度日,岂非辜负天意?”
“哦?太宗显灵?殿下窥见了何种未来?”袁天罡向前一步,无形的压迫感弥漫开来。
少年却恍若未觉,唇角甚至勾起一丝淡笑:“看见漠北铁蹄踏破三关,看见百姓流离失所,看见挚友亲朋逐一殒命,看见……你死在我面前,袁天罡。”
最后一句,他说得极轻,却像一记重锤,敲在沉寂的空气里。
袁天罡身形微不可查地一震,面具下的眼神骤然锐利如鹰隼,死死锁住眼前的少年。三百年前那场卦象的结局,绝无第三人知晓!
室内陷入死寂,唯有窗外山风掠过树梢的呜咽。
良久,袁天罡发出一声极低哑的笑声,笑声中带着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看来,殿下果真非吴下阿蒙了。”
李星云说得话他信吗?
自然是不信的,但又不得不信。
天罡决乃他自创,天下间唯有三人习得,他,李星云,还有假李。
总不能站在面前的是假李吧?
还有那自己身死之事,自己可以窥得天机,知晓一丝未来,除李淳风外,其他人可没有那个本事。
难道真是太宗显灵?
袁天罡周身那无形的压迫感如潮水般退去:“既如此,殿下当知,臣所求为何?”
不等李星云回答,袁天罡便自己回答道:“臣之所求,唯有大唐盛世重现,天下万民安康。”
袁天罡拱手,语气沉凝:“为此,臣可付出一切,包括性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