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马副蛔虫
考虑马场镇离县里太远,来回不太方便,李孝文索性就在马场镇派出所,借了地方,开了第一次案情分析会。
时间是晚上七点多,副队长朱秋伟回来之后。
他主要负责现场的走访,外围调查。
留在刑侦大队的技术人员,直接视频连线。
郭进推了一台带摄像头的电视机,看的很清楚。
侯亚鑫这个公安局局长也列席了。
毕竟死的是个村主任。
而且他听说案子还有疑点。
坐下之后,通过镜头,侯亚鑫看到了坐在角落里的沈新,隔著屏幕向沈新打招呼。
“小沈,不好意思啊,我听说你今天本来要走的,这还耽搁你行程了。”
侯亚鑫上来先道歉。
沈新连忙说不用。
跟孙釗沟通过了,沈新想多留两天,看看能不能帮上忙。
侯亚鑫还说到了沈新帮忙追踪李兴平的事情,表示感谢,还托沈新好好夸一夸天魁,给奖励点儿好吃的。
李孝文扫了一眼对面,问怎么没见罗肖龙。
法医这块儿来了人,是罗肖龙的助手,他自己没来。
助手急忙解释道:“尸检基本上已经结束,但有些东西罗老师还要確认一下,就让我们先来。”
李孝文点点头,让各块儿说情况。
沈新坐在角落里,默默打开一个本子,记录要点。
技侦这边先发言。
现场一共找到血跡17处,滴落型为主。
已经检验过,全部属於死者张开勇。
还有沈新找到的那件血衣,对袖口的血跡进行提取检验,可以確认,一样属於张开勇。
“然后是凶器。”
技侦的负责人推了推眼镜,在投影仪上播放照片,介绍情况。
砖头上只发现了张开勇的血跡,还有敲击处有人体组织碎屑,检验確认就是张开勇。
“你们看这里,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抓握痕跡。”
他局部放大砖头照片。
李兴平拿著砖头敲击张开勇头部,血跡喷溅在砖头上,而他手指抓握的地方,没有溅到血跡,留下了痕跡。
他知道李孝文关心什么,继续道:“从汗液中提取dna的难度各位应该知道。”
汗液可以提取dna。
像李兴平这样,抓著砖头,天气又闷热,是可能在砖头上留下汗液。
但汗液本身並不含有人体细胞,能够从汗液中检验出dna,是因为其中混入了脱落的表皮细胞。
这个含量很少,提取的难度很高。
“不过你们看,这本身是一块比较粗糙,使用过,外面裹著水泥的砖头,他又是抓的侧面,拿著它敲打人的时候,必须抓握的很用力。”
“砖面上的水泥很粗糙,我们认为会摩擦掉很多手上的表皮组织,应该可以检测到dna,但这个需要时间。”
李孝文微微点头,这些情况他都知道。
提取dna不是往机器里一塞,立马出结果。
得提取,得扩增,最后才能確认。
这都需要时间。
但如果从这上面检测到李兴平的dna,那就可以確认,他使用这块砖头,砸了张开勇。
这就是铁证。
技侦又介绍其他情况。
张开勇脑袋被砸了很多下,伤口血肉模糊,无法简单从伤口的形状,推测是否有別的凶器。
但从个別的伤口看,和条状的砖块对得上。
然后是李兴平家里。
从他家中的水池,水盆中,检测到了血跡,经检验,也属於张开勇。
其次就是受害者的衣物上,发现了一些可能的痕跡和检材,都需要时间来確认。
上午九点多,技侦才进场,到现在12个小时还不到呢。
也就是现在技术更新,设备先进,七八个小时,就能从血液中提取到dna。
要搁以前,哪怕是血液中提取dna,也得两三天时间。
李孝文没有发表意见,问法医这块儿。
尸体身上没有明显的防御伤,死因就是机械性颅脑损伤。
像指甲缝隙这种有可能抓到嫌疑人,然后留下嫌疑人痕跡的地方,都提取了,一样需要时间来確认。
除此之外,尸体解剖並没有太多发现。
李孝文又望向朱秋伟。
朱秋伟打开笔记本,介绍走访的情况。
沈新默默听著,时间线这块儿,和自己了解的一样。
昨天晚上张开勇在张浩民家打牌,中途李兴平来了一趟。
打到晚上快一点,散场,张开勇一个人回家。
他起身拉过来白板,上面画了白家哨村的简易地图。
朱秋伟指出张浩民家,还有案发地点,画了一条路线,道:“张开勇如果要回家,这条路的確是最近。”
“我们步行测试过了,从张浩民家出来,需要大概五分钟才能走到案发地点。”
“他们大概在12点40分左右散的场,那么45分的时候,他可能遇到了李兴平,然后发生爭吵。”
“另一个证人刘沙沙在一点多看见了李兴平,从案发地点上山,步行大概要二十多分钟,时间上是符合的。”
沈新看著简易地图。
就现在的情况听下来,李兴平的嫌疑还是最大。
朱秋伟坐下,介绍走访的情况。
村里才一百多號人,走访一遍不算困难。
集中问凌晨一点前后的情况,並没有人看见李兴平。
农村娱乐生活不够丰富,老人又居多,有早睡早起的习惯,年轻的也都有工作,要务农,凌晨一点,基本上都睡了。
案发地点附近,有人像段东强一样听到了动静,但都没有出门查看。
他又说到了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