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大春不在房里,他就自己进门。
房內和庄行离开时一个样子,一尘不染。
庄行將身上的行囊放下,昨夜在客栈里休息够了,他在床上躺了一会儿,感受一下这张自己睡了一年的床,就精力十足地出门去,找他和芸苓种的麦子。
到了地方他却发现麦子全部都被收割了,只剩下了草杆,他这一趟去的是有点久,已经过了麦穗成熟的时白。
走之前他托白瑜帮他照顾麦田,於是去问那些扫地的孩子,去饭堂后厨找到了白瑜。
白瑜和煮饭的师傅说了一声,从堆五穀的地方,取出一个不大的布袋交给庄行。
这是收穫的麦子,有二十来斤。”白瑜说。
“谢谢你们了。"庄行接过麦种,又数了五十文钱过去。
当初说好的价钱是只照顾麦田,不包括收割在內。
白瑜没有推脱,將这些钱收下。
麦饭煮出来极难入口,虽然她不知道庄行种这些狗都不吃的麦子是要干嘛,但她只管收钱办事,其余的一概不管。
庄行喜滋滋地將这袋小麦收走,除了一些留下明年播种以外,剩余的他就可以磨成麵粉做好吃的了。
他这人没什么追求,就喜欢吃吃喝喝。
傍晚,大春才回屋。
这晚,邻居们知道庄行回来了,都跑来和他打招呼,问他山下是什么样子的。
这山上没什么消遣的地方,他们不能下山,自然是想听庄行讲故事,解解乏。
庄行不摆架子,抬出一个小板凳,坐在了屋檐下。
入夜前,周围的孩子们將庄行围了起来。
他们把木桌搬出来,坐在大樺树下,还有人泡起了茶水,拿出买来的冬枣,分著吃。
庄行虽然没当过说书人,但那些事情毕竟是他亲身经歷的,讲出来,倒也跌宕起伏,至少对於这些没什么见识的孩童来说,极为有趣。
秋高气爽,这故事,一直讲到了天黑,才算讲完。
邻居们都连连叫好,他们听了这故事,也认识了那些今早才上山的孩童们,这一番热闹下来一开始的陌生感褪去,大伙也就熟络了许多。
这一夜,听看大春的呼嚕声,庄行睡的很安心,
次日,他找到了灵益师兄,询问了那山市的事情。
正好明日是初一,你们若是想去那山市,那明早天亮时,就在舞剑坪等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