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诗词大家,李清照
『四大美人之李清照。』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齐州章丘。
“其父李格非,乃是苏軾学生。』
李清照母族显赫,其母为宰相王长女,也就是说,李清照是王的外孙女。』
李清照出身书香门第,文学氛围非常浓郁。
耳濡目染,家学薰陶,加之聪慧颖悟,她自小就是才华过人。『
就连苏軾的弟子晁补之,都曾经称讚过年少的李清照。'
天幕暂停,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首先澄清一下,有人说李清照的母亲,不是王的女儿,而是王拱辰的孙女。”
“王拱辰是状元郎,当过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是反对范仲淹变法的重要人物。”
“这里要说的是,李清照的生母的確是王的女儿,她也的確是王的外孙女。”
“可李清照两岁的时候,母亲就病逝了。”
“之后李格非迎娶了王拱辰的孙女续弦,所以王拱辰的孙女是李清照的继母“从宋时的法理来说,继母也是她的母亲。”
说到这里,赵清然笑言道“说到王,没什么出眾的本事,却是擅长当官,
擅长联姻搞团团伙伙。”
“著名奸臣秦檜的夫人,就是王的孙女。”
“也就是说,李清照其实跟大奸臣秦檜,是亲戚。”
神宗时空。
王膛目结舌,手足冰凉。
“没什么本事?擅长联姻?”
“仙长,你这是把我往粪坑里推啊~~“
感受著四周同僚,那若有若无的古怪目光。
王此时,想死的心思都有了。
榜下捉婿,互相支持,构建联盟,共同发展,一起大宋的羊毛。
这是文官们心照不宣的隱秘事儿。
可这仙长不讲规矩,居然把事情给拉倒了檯面上来说。
这下子全天下都知道了,名声还要不要了?
更倒霉的是,自己的孙女,居然嫁给了秦檜?!
那可是仙长曾经点名过的,千古第一大奸臣。
跟他扯上了关係...
赵清然的话,还未说完。
“贫苦之家难出真龙。不是没有天赋,而是没有给予他们兑现天赋的环境。”
“李清照的才华,完全体现在了诗词歌赋上面。”
“在文化上来说,毫无疑问的是才女。“
“不过別的方面,那就差的多了。甚至还是奸臣秦檜的亲戚。”
赵清然笑言道“不过没关係,能够在文化方面做到极致,也已经是超神一般的存在了。”
“整个两宋,文化之昌盛乃歷朝歷代之最。”
“而这其中最顶尖的,男的就是苏軾,女的就是李清照。”
元符时空。
眾人频频望向年轻的李清照,目光各异。
苏軾是这个时代的第一偶像,全民的那种。
其名声之显赫,甚至扬名海外。
就连李清照的父亲,都是苏軾的弟子。
可李清照,居然是与苏軾齐名!
这可太夸张了~
別的不说,汴梁城內的许多人家,都已经动了心思。
这样的出身门第,这样的才华横溢,这样的为仙长所推崇。
迎娶回自己家门,那肯定是高攀了吧?
李清照六岁时,隨父亲来到汴梁城生活。』
优渥的生活环境,繁华富裕的汴梁城,都给李清照兑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她十六岁时,写下了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其中名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可谓是千古流传。
十七岁时,与张耒相识,创作了诗《语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这首诗展现了李清照在作诗一道上的功底。『
她二十一岁时,与赵明诚在汴梁城成亲。
『赵明诚之父,当时是吏部侍郎,后来曾经两度宣麻拜相,可谓官宦之家。,
李清照婚后与赵明诚琴瑟和谐,恩爱有加,可谓神仙眷侣。『
当时赵明诚家中贫苦,每次太学放假回家,与李清照团聚之前,都会先去典当衣物,买些好吃好用之物带回家。』
“两人的爱情故事,让人艷羡。』
元符时空。
汴梁城內一片哀嘆之声。
这等奇女子,最后却是归於赵氏,真是让人痛心疾首啊。
“赵明诚?”看著天幕的李清照,认真回想。
“好像是个太学生。”
“日后的伴侣是此人?想来必是个人品出眾,才华横溢,操守无瑕之人。”
才女嘛,通常都是心高气傲的。
既然天幕点明了自己日后的伴侣,她自然是要往自己设想的方向去想。
不求经天纬地,可人品,才华,操守都是必须达標才行。
“要不要偷偷去看看?”李清照胆子大,心中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跑去太学,看看这赵明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