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歷朝歷代灭亡教训总结 (下)
“虽然只是表面上的公平公正与公开。”
“虽然科举舞弊依旧是层出不穷。”
“虽然有著这样那样的弊端。”
赵清然乾脆说道“可相比起之前几千年的唯出生论,这的確是一道光。”
“科举出现之前的几千年,投胎才是最重要的选择。”
“这不是活的好不好的问题,是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
他摇了摇头“要知道,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爆发的天灾人祸之下,平民百姓几乎没有活下来的机会。”
“能够几千年传递下来的血脉,几乎都是祖上牛笔过的。”
“投胎投的不好,別说传承血脉,日子过的怎么样了,活下来都是奢侈的想法。”
“是科举的出现,给了这些平民百姓们一道光,一个希望。”
“对於稳定社会,有著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朝时空。
祖龙已经是满脸焦急的来回步。
“科举究竟是怎么办的,你倒是说啊~~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直到,能够稳定社会的科举,具体是怎么个流程。
可仙长光是在哪几儿说好,多好,非常好。
可就是不说具体怎么做,真是急死人了。
刘邦刘彻刘秀等人,也是如此。
可仙长就是不说~~~
天幕继续播放。
“隋朝灭亡之后,取而代之的唐朝,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
李世民认为,军队还得是自已带,所以他亲自带著军队打平了各路反王,
威压天下。”
可之后的歷代皇帝,就没有这个本事了。
『到了唐玄宗时期,不得已又將兵权交了出去,分到了各路节度使们的手中。』
“而拿到了兵权的各路节度使们,也没有让唐皇失望。
很快,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就发起了叛乱。
之后各地节度使逐渐地方割据,大唐朝廷与天子,沦为了摆设。』
赵清然的笑声传来。
“兵权这种东西,交出去了,那可就收不回来了。”
“所以说当皇帝的,一定要牢牢掌握住手中的兵权,否则连性命都不能自己掌控。”
诸天万界的一眾皇帝们,都是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没兵权的皇帝,那就是傀儡~
唐亡於地方藩镇,武人当国。
经歷国残酷的五代十国后,在陈桥驛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的赵匡胤,
也开始总结前朝灭亡的教训。』
自己就是通过武力造反,夺取的皇权。
『再加上之前唐末武人动盪的歷史,赵匡胤是压根不相信武將。
所以,他採用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將分散在武將手中的兵权,重新都给拿了回来。'
为了安抚武將,赵匡胤给予了武將们传承將门世家的恩赐。'
这也是宋末三冗问题,积重难返的根源。『
而武將落寞之后,与之相对的文官们,立马就抖擞起来。』
北宋也因此走上了重文轻武的道路。,
说到这里,天幕暂停,赵清然插了句话。
“武人当道的时候,杀文官们就是屠鸡宰狗。”
“別的不说,就说五代十国的时候,汴梁城內来来回回多少次的內乱。”
“多少文臣是全家被灭。”
“在掌握兵权的武人面前,文臣们是真的手无缚鸡之力。”
诸天万界,一眾文臣们都是嘘不已,
毕竟他们是动嘴皮子的,与这些拿刀把子的武夫们对线,的的確確是没什么抵抗的力量。
天幕继续播放。
『重文轻武的结果,就是两宋的武力屏弱不堪。』
虽有人洗白,说宋朝战爭胜率高,比唐朝还高。
可问题是,两宋的战爭大都是在本土打的,胜了也是惨胜。』
『可唐朝,对外战爭大都是在別国土地上打的,无论输贏都对本国根基的影响不大。
『两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空前壮大。
“从契丹到女真,再到蒙兀,甚至还有小小的西夏。』
这些部落接连不断的打击两宋,一次次的喝血吃肉。
两宋当权的文官们,只在乎自己的权势利益,毫不在意两宋国运百姓生死。
结果就是,两宋皆是灭亡与游牧部落之手。』
宋初时空。
赵匡胤抬手捂额,心中碎碎念『都怪那个驴车战神!
一旁赵普等人,则是乾脆进言“官家,与其坐等那些个胡虏们来打,不如咱们先打过去!”
赵匡胤頜首“说的对,咱们先下手为强!”
“等抓了老三,立刻准备北伐!”
眾將慷然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