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怎么搞了两个出来。”
赵清然略显惊讶“怎么两个。”
“大概是因为两人的名气都是挺大的。”
宋初时空,赵匡胤揉著脑袋。
他现在对几百年后的亡国之臣没什么兴趣。
对於赵匡胤来说,最想要知道的是,如何能让大宋国富军强,横扫周围所有国家。
尤其是北边的那些部落。
毕竟两宋都是亡於北边的游牧部落,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在其发展起来之前,统统都给干掉。
“仙长为何,不传授些仙术道法?”
“实在不行,哪怕是天幕告知些精工利器的製作工艺也好。”
相比起那些艺术家皇帝来说,赵匡胤还是比较偏实用的,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
“陆秀夫才思清丽,性格沉静,经常独处而不发一言。
他是標准进士出身,一路为官升迁,至端明殿学士,签发枢密院事。』
当时元朝大军正在猛攻南宋,南宋朝廷丟失大片疆域,只得不断流亡。
“隨著元军的不断紧逼,走投无路的南宋朝廷,甚至只能流亡於大海之上。
当时陆秀夫心中已有觉悟,他写了许多笔记,都是有关於宋史的,安排人將这些东西送走,算是为大宋留下最后存在的证据。'
崖山之战,宋军最后的力量被消灭,十万人跳海殉国。'
当时还在船上的陆秀夫,知道大势已去无力回天,遂將自己的家人赶下海之后陆秀夫背著幼帝壮烈蹈海,以死殉国。
“陆秀夫的事跡,在后世广为流传,眾人皆赞其忠贞之心。』
天幕暂停,赵清然的声音隨之传来。
“陆秀夫是宋朝的忠臣,这一点毋庸置疑。”
“不过他不是一个好的父亲,丈夫。”
赵清然乾脆说道“逼著自己的家人跳海,这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想自己为宋朝尽忠没关係,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想怎么死都行。”
“可逼死別人,那就是犯罪!”
他的这番话,在古代世界里,並未得到广泛的认可。
原因很简单,陆秀夫的行为,在当时的时代里是很正常的事情。
礼教之下,身为家主的陆秀夫,完全可以决定家人的命运。
这也是为何,古代会有诛三族,九族乃至於十族的原因所在。
“陆秀夫本人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真正值得大书特书的,也就只有背著小皇帝跳海这一件事情。”
赵清然连声喷喷“这要是换做我,肯定是想办法突围,寻找机会东山再起復国。”
“实在是突围不了,那也得想办法弄死一个敌军,也算上赚回本来。”
“自尽?”
“嘿宋末时空,崖山。
站在船头的陆秀夫,望著天幕久久不语。
等到他回过神来,嘱咐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人手將隨军的家眷们都用船送走。
仙长说的对,就算是要殉国,也別牵扯到毫无抵抗力的妇孺们。
至於大宋..
他诚恳下拜,向著天幕乞求“陆秀夫,求仙长拯救皇宋天幕没有回应,而是继续播放短视频。
文天祥,字宋瑞,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人。
“他二十岁时,於白鷺洲书院读书,师从欧阳守道。『
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魁考中状元。
之后多年,一直在南宋朝廷与地方上来回历练,官职也是逐步升迁。
『至德佑元年,元朝大军南攻,在地方为官的文天祥,领兵勤王与元军多番激战。』
“隨著元军兵临城下,南宋朝廷投降了元军。』
不肯投降的文天祥等人,拥立新帝继续抵抗。
哪怕已经是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刻,宋朝传统的朝堂爭斗,依旧还在继续。
流亡朝廷里的张世杰,依旧是排除异己,甚至不许文天祥入朝。』
“笑死人了。”赵清然的笑声传来“这也是文人士大夫们的传统了。”
“歷朝歷代亡於朝堂爭斗的不知多少,北宋就是这么完蛋的,南宋也不例外,毕竟两宋都是文人士大夫当家做主。”
“眾所周知,读书人的秉性就是,不管外面的威胁有多大,都必须先把自己团团伙伙里的异己者干掉。”
“至於说为此国破家亡什么的,根本不在乎。”
“毕竟对於读书人来说,撩起袍子双膝跪下,直接换个主人完全不叫个事儿宋初时空。
若有所思的赵匡胤,先是看了眼那些武將们。
杯酒释兵权还是要的,毕竟唐亡於武夫的教训,他赵匡胤那是亲身经歷过。
原本打算以文驭武的。
可现在看来,文官们也不可靠!
“最好的办法,就是將文武大权,都集中在皇帝的手里。”
赵匡胤仔细想著“我自己肯定没问题,文韜武略都能拿下。可子孙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