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瓦岗军起义
“黄巾军之所以失败。”
赵清然乾脆言语“不是他们太弱,而是官军太强。”
“实际上黄幣军组织严密,还有信仰加持,战斗力其实很强。”
“他们的悲哀就在於,对手是强汉的正规军。”
“诸国皆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赵清然说道“这话可不是说说。”
“各国因为军事力量衰弱所以灭亡,可大汉哪怕是灭亡的时候,军事实力依旧是可以吊打。”
“类似的还是唐朝,灭亡的时候各地藩镇拿出去,同样是吊打四夷。”
“黄巾军倒霉就倒霉在了,撞上强横的汉军。”
他的话还没说完“这还不算完,除了汉军之外,还有各地门阀世家的联合绞杀。”
“虽说门阀世家是在不断侵蚀皇权,可在面对黄巾军的时候,两边的利益一致。”
“他们都不能容忍,代表黔首布衣的黄巾军继续存在,结果就是一起出兵。”
天幕继续播放。
“官军与各路义军,逐渐转移至北方。』
他们接连击败黄幣军,导致大批黄幣军乞降。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可官军却是拒绝接受投降,认为留下他们会成为隱患,坚持屠殆尽。,
『董卓攻打张角不成,退兵等来了援军。『
而张角却是在此时病死,给黄巾军带去了沉重的心理打击。'
朝廷援军至,在广宗大破黄幣军。『
斩杀数万有余,一路驱赶溃兵至河水之中,淹死五六万人。
“抓捕的俘虏,也都被斩杀殆尽。
张梁与张宝接连战死,北方黄巾军主力被消灭,黄巾起义几近灭亡。
虽然各地还有不少黄幣残余在活动,可隨著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也是逐渐为各部群雄消灭,最终消亡在了歷史的长河之中。』
天幕的盘点结束,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却是对大汉威信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有心人都知道末世已至,加快了分割蚕食大汉的行动。”
“也是因为黄幣起义,导致兵权下落,各地地主门阀世家开始组织自己的军队,算是开启了大汉灭亡的大门。”
赵清然说道“黄巾军面对的是整个地主武装阶级的反扑。”
“而且他们自己过於分散力量,导致被各个击破。”
“总体上来说,黄巾起义加快了大汉的灭亡,也是开启了之后数百年混乱的大门。”
点评结束,赵清然没等待,继续往下播放下一个段落。
歷朝歷代农民起义之隋末瓦岗农民起义。
“隋朝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数百年混乱,开创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
“可隋朝本身依旧是以世家门阀为主体的朝代,隋煬帝杨广为了削弱世家门阀的势力,各种大动作不断。'
“外加天灾人祸,洪水乾旱肆虐不停,时疫反覆席捲各地。
走投无路,飢饿难忍的黔首百姓,只能是以树皮观音土为食,饿死者不计其数。'
隋煬帝非但没有救灾,反倒是在全国范围內大肆徵兵,进討高句丽。
百万人马大多因为飢饿倒毙於路途之中。』
这种绝境之下,各地的起义层出不绝。『
有韦城人翟让,从牢狱之中逃脱后回到家乡,与同乡徐世绩,单雄信等人一起在瓦岗寨发动农民起义。』
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使得起义军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短短数月的工夫,队伍就已经极为壮大。』
『之后四处出兵劫掠,还夺取了郑州商丘等地,威望愈著。
隋朝派遣张须陀来攻,瓦岗军经过艰苦作战击退了张须陀。』
“隨著威望进一步提升,四周各地义军也是纷纷来投。
像是王伯当,周文举,李公逸等人皆入瓦岗。』
而这些来投奔的人之中,最为出名的就是贵族出身的李密。』
天幕暂停,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隋煬帝杨广做了许多事情,从当时来看那都是暴政。”
“可在后世看来,却是利在千秋的事情。”
赵清然说道“像是修建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使起成为了货运大通道,对於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等都有著极为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有三征高句丽。”
“杨广是个毫无疑问的昏君,暴君。可他的眼光还是有的。”
“他能够看的出来,东北方向这种农耕国家,对於中原王朝的可怕威胁。”
“这一点,后来的李世民父子也能看的明白,所以不惜一切代价的,也要灭掉高句丽。”
赵清然说道“三征高句丽虽然失败了,可也极大的打击了高句丽的势力。”
“使得高句丽没能抓住中原大乱的大好时机,大规模增强国力,为之后大唐消灭高句丽,奠定了基础。“
贞观时空。
李二凤连连点头“仙长所言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