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野猪皮的最大功臣,是大明文官
熊文灿此人,最著名的事跡,就是说降了郑.尼古拉斯.一官。
也是因为这方功绩,他得以升任两广总督。
虽然真正得到实惠的是郑芝龙,从此之后大海上就是郑芝龙说了算,赚的银子成船成船的往家里运,甚至组建了属於自己家的私军。
不过大明明面上一直弃海,所以熊文灿缓解了海上危机,自然是大功。
然后,他的好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就被崇禎皇帝扔去了剿匪。
熊文灿依旧是用自己得心应手的招抚策略,
可问题在於,农民起义与郑芝龙这样的海寇,情况不一样。
招抚农民军可以,给钱粮。
可大明缺的就是钱粮,招抚了一阵子后,没了钱粮自然又是再度反叛。
熊文灿主持剿匪,非但没能剿了匪,反倒是让匪徒用朝廷的钱粮不断做大。
得知消息的崇禎皇帝极为愤怒,哪怕是有东林党的力保,熊文灿依旧是被砍了脑袋。
而在熊文灿之后,明末的农民起义军彻底成了气候,再无人可以阻挡。
崇禎十三年,重整旗鼓的农民军各部,再度反叛肆虐。
『张献忠,罗汝才等人深入四川,引走了官军主力。『
李自成乘机入破败不堪的河南,短时间內迅速发展扩充至数万大军。
从这个时候开始,李自成的心態转变,不在执著於到处流传作战,而是开始有意识的经营自己的根据地。”
“他接纳牛金星等人的建议,传播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
整顿军队,屯田封官,控制土地建立自己的地盘。
李自成所部,开始从流寇向著真正的夺取天下迈步前行。『
而同一时间的张献忠等人,却依旧是在到处流窜,习惯於打一枪换个地方的节奏。『
“隨后数年,李自成横行中原之地,实力急速扩充,多去秦陇山西等地,收编三边官军。』
至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在长安建立大顺,隨即向京城出兵。”
至三月十九,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禎皇帝自尽,大明灭亡。
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歷朝歷代那么多的农民起义,只有明末的农民大起义,是真正做到了推翻前朝。”
“其他朝代的农民起义,不是被镇压,就是被窃取了起义的胜利果实。“
“像是刘秀,李世民等人都属於窃取了胜利果实。”
“至於朱元璋,推翻蒙元的功劳,红巾军占了一半,不是他一己之力办到的。”
洪武时空。
朱元璋的脸色很不好看。
驱逐韃虏,光復中华一直都是他津津乐道的功绩。
可仙长居然说,这份功绩自己只有一半?
这若是换个人,估计已然是九族十族一起消消乐了。
可面对仙长...他也只能是自己生闷气。
永乐时空。
朱棣倒是没去关注自己老爹的功绩被生生砍掉一半。
他现在想著的是,大明灭亡的事情,要如何去阻止。
虽然说是二百年后的事情,可很多源头,现在就可以先行处置掉。
他看向了老三朱高燧“锦衣卫,动起来。”
天幕继续播放。
李自成入京城后,面对庞大且残破的帝国,急需钱粮物资平定天下。
大明朝廷的库房,早已经饿死了耗子全家。
“而李自成打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號,也不好立马开始压榨百姓。』
他將目光放在了官吏勛贵们的身上。
通过拷餉,据说得到了七千万两的巨额资金。
『由此可知,明末之时,贪墨之风严重到了何等程度。『
“之后李自成行文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劝说其魔下的关寧军投降。』
“吴三桂审时度势,仔细对比了李自成的实力与关外满清的实力后,最终选择投靠满清。』
李自成亲自带兵討伐吴三桂,与一片石之战中,先胜后败,为乘机杀出的满清所败。』
逃回京城后,李自成迅速完成了登基大典,隨即退出了京城。『
赵清然的声音传来。
“拷餉七千万两,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这些银子,大部分都是那些在京城的皇亲国戚,勛贵家族身上出的。“
“而那些文官们,大部分贪墨来的財货,都是运回了自己的家乡去。”
“毕竟铁打的朝廷,流水的官。”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银。”
“这些个侍郎,尚书,大学士们,哪个不是至少百万家財?”
“告老还乡的时候,肯定是要带回家的,否则哪有本钱当士绅。”
赵清然笑道“还有那些五六品的小官们,其实赚的也很多。”
“不好说百万家財,可几十万两,十几万两乃至於几万两的身家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