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万历三大征 (下)
“与以往一样,碧蹄馆之战的原因,还是出於朝鲜提供的虚假信息。“
“李如松势如破竹,收復了大片朝鲜失地后,朝鲜欢欣鼓舞,急切的催促他反攻汉城。”
“他们向李如松提供消息,说汉城的倭寇已经都逃跑了,现在是一座空城。“
赵清然笑著说道“朝鲜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靠谱。“
“他们提供的所谓消息,十条之中九条错,还有一条全靠蒙。”
“还好李如松之前吃过亏,先行派出了侦察兵,而不是一头莽进去。”
他继续说道“碧蹄馆之战,本质上就是明军试图攻取汉城。“
“而退守集中到汉城的倭寇,集中兵力想要伏击明军,所展开的一场较量。”
“至於具体过程,还是看短视频吧。“
天幕继续播放。
『正月二十五,明军前锋查大受部五百余骑兵快速南下侦查。』
“遭遇倭寇巡逻队约二百人,明军骑兵蜂拥而上,斩首百余击溃敌军。
“隔日,得知消息的李如松,则是亲自带领两千家丁骑兵,与三千步卒南下支援。
而当时龟缩集中在汉城的倭寇,多达四五万之眾。
二十七日,双方正式开始大规模交战。
查大受与祖承训等前锋兵马,面对数量眾多的倭寇兵马,且战且退。
至於碧蹄馆处,遇到了从后面赶来的李如松。
李如松作战勇猛,当即下令各部一起向前,猛攻倭寇。『
“此时明军在战场上约有四千人马,而倭寇则是四万!
双方环绕著碧蹄馆,进行了激烈廝杀。
倭寇凭藉人数优势,对明军进行了三面合围。
而明军这边,因为总大將李如松神勇无双,亲自陷阵杀敌,从而士气大振来往纵横浴血奋战双方的战斗,逐渐陷入了僵持。!
赵清然此时补充了一句“明军大都是身材高大的北方人,还骑著高头大马。”
“倭国人身材矮小宛如童子,就连骑兵骑的马,也跟大狗似的。”
“因为有装备大量火绳枪的加持,双方战斗力对比,大约是一比五。“
“一个明军,可以对付五个倭寇。“
永乐时空。
朱棣没在意赵清然提出的战斗力对比,而是关注著李如松。
“身为总大將,亲自上阵杀敌,的確是鼓舞士气。”
“可兵凶战危,若是战陨当场,那可就全军崩溃了。”
不愧是马上皇帝,一眼就看出了关键所在,
李如松的作战风格大开大合,可以在战场上极大的激发战斗力与鼓舞士气。
然而一旦本人战死,后果就会非常严重。
歷史上李成梁给李如松留下的八千家丁,就是在李如松战死之后崩溃的。
没有了李如松的压制,努尔哈赤这个李成梁的马夫,也终於敢跳出来造反。
天幕继续播放。
倭寇藉助人数优势,占据了碧蹄馆两侧山地,居高临下放箭放。
受到两山夹一谷的地形限制,明军骑兵优势难以全力发挥,其处境逐渐不妙。『
『关键时刻,后续明军援军赶到。『
“他们击败了绕路北方,试图合围的倭寇,成功解救了李如松所部。』
李如松亲自带队断后掩护,最终成功撤退离开了碧蹄馆。
“此战最终损失,因为大明,朝鲜,倭国记载各不相同,难以得出確切结果。『
最终只能估计,明军损失约两千左右,而倭寇减员当在六千左右。『
这一战,最大的意义是打破了倭国的幻想。
四万多人,藉助优势地形围攻五千明军,结果人家成功退走,自己的损失却是更大。
“此战之后,倭寇再也不敢主动发起大规模决战,大多都是以守城为主。『
“因为打不过,是真的打不过。
“明军后续援军,源源不断的抵达。
李如松发起了龙山突袭战,一举烧毁了倭寇军粮。『
“失去军粮的日军,不得不全面收缩,最终全部退回到了釜山等地。『
与此同时,海上的水军也爆发了多次激烈的战斗。
“朝鲜水师在李舜臣的带领下,接连取得玉浦,閒山岛,浦海,长门浦等海战的胜利。』
“隨著朝鲜战场陷入僵局,双方开始进行议和。
狂妄自大的丰臣秀吉,不清楚前线的局势,提出了分割朝鲜,要求明国送公主和亲等让人咂舌的条件。
这等条件不说明朝觉得他是个疯子,就连主持议和的倭国方面使者,也觉得荒谬。,
最终,倭国使者选择哄骗丰臣秀吉。
他们甚至偽造了《关白降表》以求和的姿態结束战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