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命杨玄感在黎阳郡督运粮草,辅佐后勤。』
当时,隋末农民战爭已经爆发,义军遍布各地,天下已经大乱。
杨玄感於是与武责郎將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隋煬帝所在的部队断粮挨饿,以此摧毁忠诚於阳光的军队。』
大业时空,王仲伯与赵怀义等人看到这里,顿时拍大腿。
“坏事了~~~”
虽然事情还没发生,可既然天幕说了,那皇帝必然不会放过他们。
此时没別的选择,只能是跑路了。
而他们跑路的自的地,却是跟杨玄感惊人的相似。
他们都跑去寻找李世民去了。
杨玄感开始拖慢行军速度,不按时发运粮草。』
“这就导致隋煬帝的军队行军速度缓慢下来。
杨广很生气,就派使者来逼促。
杨玄感狡辩言:水路有很多反贼,粮草不能及时运到很正常。
杨玄感的弟弟,武賁郎將杨玄纵,鹰扬郎將杨万硕,都隨军到了辽东,而杨玄感则是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六月,准备动手的杨玄感,先是污衊来护儿想要造反。』
跟著扫地为兵,抓捕地方青壮入伍,同时以討伐来护儿的名义,召集人马准备造反。』
来追隨他的人有,元务本,赵怀义,唐禕以及李密!
没错,杨玄感造反的谋主,就是隋末有名的反骨仔与搅屎棍,李密。
“杨玄感造反后,选择了错误的方针,结果陷入了危机之中。』
赵清然的笑声传来。
“李密真是个搅屎棍。”
“隋末的时候,他忽悠杨玄感造反,失败后又跑去加入瓦岗寨。”
“到了瓦岗寨,又火併头领吞併了瓦岗寨,打垮了宇文化及。
“声势最盛的时候,很多人都说魏公能得天下。”
“可之后被王世充打败了投唐,又想密谋反唐,结果被杀。”
“一辈子都活在阴谋诡计,以及叛变作乱之中。”
赵清然又把话兜了回来。
“杨玄感走错路的事情,我知道。”
“李密跟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似的,给杨玄感拿出了上中下三策来。”
“上策是北上幽州,断绝此时身在高句丽的杨广的退路。”
“中策是直入长安城,控制关中之地。“
“而下策,则是去攻打洛阳。”
赵清然继续说道“这三策之中,最简单的就是上策,因为杨广没粮食,
还被高句丽人给拖住。”
“要不了两三个月,就得崩溃。”
“中策也不错,据有关中富饶之地,把潼关封死,这就是李唐的立国之路。”
“至於下策,看上去更像是用来凑数的。”
“毕竟当时的洛阳城,可是天下第一坚城,哪有那么容易打下来。”
“大概是李密觉得杨玄感必然选择前两策,为了凸显格调,这才隨口来了这么个攻打洛阳城。”
说到这里,赵清然的笑声大了起来“被认为不是傻子的杨玄感,居然选择了跑去打洛阳城。”
“估计当时李密的心里,也是崩溃的。”
李密是否崩溃不清楚,可大业时空里的杨玄感,快要崩溃了。
他因为小时候被人称为傻子,对这方面的事情特別忌讳。
就是不能听人说自己傻。
可这话是仙长说的,杨玄感一口老血憋在喉咙里,別提多难受了。
喘了几口粗气,最终只能是黑著脸督促“动作快些,只收拾金银细软,
別的东西都不带!”
杨家得赶在皇帝的抄家圣旨抵达之前,赶紧的跑路出城。
然后去找李世民,做从龙之臣。
天幕都说了,李世民是天命之主,而且不杀功臣。
就杨玄感自己知道的,这段时日里,就有至少几十个朝中地方的大臣,
主动投靠了过去。
也是逼得杨广,不得不亲自领兵討伐。
天幕继续播放。
“杨玄感攻打洛阳城。』
“开始的时候进展顺利,接连击败了各路援军。『
『可之后各路大军逐渐抵达,杨玄感不能抵挡,不得不放弃攻打洛阳的计划,转而去往关中。'
结果士气低落,攻城又打不下来,被追兵一路追杀击溃,最终只剩下十几个人逃亡。』
“好在他驍勇力大,每次作战的时候都会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
“在战场上呼叫叱吒,眾敌莫不震骇,被称为项羽再世。『
接连数次,都是依靠叱吒也就是大喊大叫嚇退了追兵。
『一直逃亡到葭芦戍的时候,飢饿交加的杨玄感,知道自已撑不下去了。'
“继续逃亡,不是累死就是被活捉。』
“他生性骄傲,不愿意被活捉,於是嘱咐弟弟杨积善將自己杀死,用自己的首级换命。
杨积善杀了杨玄感,可隨后却是自尽了。
“隋煬帝杨广,对於杨玄感的背叛非常愤怒,下令诛起九族。』
並且將其姓氏,改成了梟姓。
杨玄感,是歷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被诛九族的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