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王爷英明!”
一张制作精准的西安地图,摆在众人面前。发动之前,要熟悉西安的地图和社区分布。
如今的西安府占了整个关中,辖六州三十一县。西安城既是西北商业中心,也是军事重镇。
除了南北两京,唯西安城置长安、咸宁二县同城而治。西属长安,东属咸宁,县署各置典史分察。
长安县管理西大街、鼓楼西市、安定门。咸宁含东大街、长乐门、秦王府卫所。
比起唐朝时期,如今的西安城仍然是城周三十里的大城,天下四大城之一,人口三十余万。可是比起唐朝时期却是小的多,只有唐长安城的八分之一。
当今的西安城,地理上几乎就是唐长安的宫城。也就是,唐朝皇宫差不多就是如今的西安城。
秦王府位于城市东北部,东墙抵顺城巷,西界新成巷,南起西华门,北至后宰门。乃是地地道道的城中之城。
宁采薇葱管般的手在秦王府的位置点一点,说道:“这就是动用两万多人建造、累死一千多人、耗银一百多万两的秦王府。”
“秦王府城萧墙高近三丈,设垛口三百六十个,平时驻护卫军士一千多人。”
“这里是存心殿,秦王日常理事之所…这是承运殿,朝会典礼之所…这是宗庙东庑殿,祭祀太祖皇帝和秦藩先王…这里是社稷坛,这是东卫营,这是火药局,这是织造局…这是西宫墙内侧的典膳所,有厨役五百多人…”
“这是后宫区的东西六院…”
“这里是后宰门内的宝积仓库,储粮几十万石…”
说完了秦王府,宁采薇的手又指向西城:
“回部占了整个城池的一成人口,这里就是西安城最大的回部聚集地七寺十三坊,光是这里就有回部两万多人,其中大多都是色目回回。这些色目人和城中的西域商人不同,乃是当年随蒙古大军来中原的色目人后裔,世居此地数百年了。”
“可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住了几百年,却一直不肯汉化。就说这七寺十三坊,不许汉人入内。他们一方面受到秦王府和官府的欺压,一方面又仗着抱团欺负城中的汉人,挥刀向更弱者,把怨气撒到底层汉人身上,委实不值得同情。”
宁采薇又指指南城永宁门外十余里的地方,“这叫南麓岙,就是西安最大的流民窝棚区了,有凤翔等地流民三四万人,其中很多都是秦王府的佃农,衣不遮体,食不果腹,饱受秦王府欺压。靠着官府的赈济勉强度日…”
…
宁采薇说完之后,让几人思索一会儿,又问道:“这个计划最大的漏洞在哪里?”
田筹策首先说道:“夫人,计划的最大漏洞,就是官军太无能,到时无法镇压回部。马家在回部中号令很强,西安城两大回部加起来,发动五六千青壮肯定是有的。”
“成化年间甘州教案,回部数千人围攻州衙,七日才被镇压。嘉靖年间秦州回乱,死者三千余,旬日方平。去年平凉回乱,起兵数千人,巡抚叶梦熊了半个月才镇压。”
“夫人,整个西北估计有一百几十万回部人口。万一事情闹大,其他地方的回部也一一响应,秦王府固然万劫不复,可是关中也乱了。”
“所以,城中的回部之乱,一定要尽快镇压,最好在灭了秦王府之后,就被官军扑灭。否则的话,善后就难了。”
“最大的漏洞就在这。万一官军回城之后也弹压不住,甚至被回部击败占了西安城,那就玩脱了啊。”
“这的确是最大的漏洞。”宁采薇自信的一笑,“田先生能想到这一点,可见足智多谋。可你完全不必担心,这一点我已经安排了几处后手,回部必败无疑,他们成不了事,占领西安城绝无可能。”
顾红袖说道:“我觉得最大的漏洞是在南麓岙的流民聚居地。万一城中官军和秦王府的护军,真的认为流民会造反,提前大开杀戒呢?那岂不是会害死很多流民?”
宁采薇笑道:“对流民用兵,岂是秦王一人能决定?打仗这么大的事情,必须镇守太监、巡抚也同意,光是秦王下令还没用。”
“就算出城弹压流民的官军真的确定流民要造反,也不会立刻屠杀流民,怎么也要先回城禀报镇守太监,巡抚等官。只要流民没有真的造反,他们是不会同意屠杀流民的,那可是好几万流民,不是几十几百。”
“即便认为流民真会造反,南麓岙距离城中十几里,一来一去三十里。加上商议的工夫,怎么也要半天。有这半天的工夫,城中的回部早就攻打秦王府了。秦王府被攻打,官军和护军哪里还顾得上监视流民?肯定立刻回城镇压回部。”
丁红缨道:“田老爷请镇守太监徐贵出头,如果徐贵不答应呢?毕竟田公公已经告老还乡,不再是司礼监掌印,人走茶凉啊。”
宁采薇道:“徐贵当然也不是好东西,同样贪得无厌,民愤很大,算是西安第二大祸害。可是他肯定会卖我姑父的脸面,必然会答应。”
田筹策道:“如此说来,夫人都有了万全之策,真是万无一失了。”
忽然,他撩衣下拜,肃然行礼道:“秦王府与属下有不共戴天之仇,我恨不得对秦王朱谊漶寝其皮食其肉,却不敢想报仇之事。谢夫人为属下报仇雪恨!”
宁采薇赶紧扶起他,“快起来,你这是做什么!我又不是特意为你报仇。再说,事情还没有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结果如何也只有天知道。”
田筹策道:“无论成与不成,属下都铭感五内!”
………
太阳落入关中的远山,古老的西安城慢慢沉入无边无垠的暮霭。
占地两千亩的的秦王府,八百多间殿阁屋宇,次第华灯初上,富丽堂皇,犹如一片璀璨星河。琼楼玉宇,朱门绣户,极尽人间之富贵。
此地的主人,正是天下第一藩王,人称西北阎王的秦王朱谊漶!
存心殿外,护卫林立,戒备森严,宫灯照的白昼一般。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王爷千岁接待一位神秘的贵客,非心腹之人不得随便打扰,也不许进入存心殿。
大殿之内珠光宝气,帷幕重重,隐隐传来压低着嗓音的私语。
宫灯迷离的宝殿上,年约四旬、身材肥硕的秦王朱谊漶,身穿一袭绣金缎长褙子,戴着镶珠嵌玉的六合一统帽。
周围除了几个心腹侍从,只有一个高鼻深目的西域商人,也就是神秘的贵客了。
贵客虽然是西域胡商,可汉话却说的很地道,带着关中口音:
“秦王殿下,我家陛下说,秦王殿下是天下首藩,他都能在西域建国称帝,为何秦王不能?只要秦王振臂一呼,关中唾手可得啊。”
“殿下,关中乃是金城之国,千古帝都所在,周秦汉隋唐,无不以此成就王图霸业啊。殿下世居关中二百余年,根基深厚,为何不能称帝?”
“天下,本就不是朱棣一系所有,应该是长房懿文太子一系所有。当年朱棣夺得,今日秦王不可么?万历昏庸无道,何德何能?”
秦王朱谊漶冷笑道:“麦赛先生此言差矣。成祖以来,已历经九代垂二百年,大位稳若泰山,早已经是天下正统。倒是你家庆王,僭越称帝,才是大逆不道。”
这当然不是朱谊漶的心里话。他知道庆王称帝后,更多的是羡慕嫉妒。
对于皇位?他怎能没有想过?否则又为何偷制龙袍,私刻帝玺?
西域客商呵呵一笑,“秦王殿下,外臣从西域来到关中,路上一个多月,是带着我家陛下的诚意和善意来的,还请秦王殿下也拿出一点诚意。”
“诚意?”朱谊漶一张满是横肉的大脸上,满是讥讽的笑容,“本府若无诚意,就凭你的身份,你就已经在巡抚衙门或镇守太监衙门的监狱了,岂能坐在本府面前侃侃而谈?”
“麦赛先生,本府没有把你交出去,就是大大的诚意。倒是庆王叔,有什么诚意给本府?难道就是怂恿本府造反谋逆的言语么?”
他虽然年纪比朱帅锌大的多,可论辈分是当今皇帝和朱帅锌的侄儿,所以称呼“庆王叔”。
麦赛微微一笑,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茶,“我家陛下有大军十万,麾下兵强马壮,西域百族拥护。而且骑兵从西域东进,一个月就能到关中。只要殿下答应称帝关中,我家陛下就借陛下两万西域骑兵!”
“殿下,有两万西域骑兵相助,再加上秦王府的威望,关中唾手可得!到时封锁潼关、大散关、武关,就足以固守,万历能奈殿下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