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嫡明 > 第407章 “臣想劝信王殿下顺应天命!”

第407章 “臣想劝信王殿下顺应天命!”

第407章 “臣想劝信王殿下…顺应天命!”

这几年万历躲在深宫,很少召见大臣,可是却不止一次召见朱寅。

朱寅焚香更衣之后就入宫觐见,再次进入紫禁城,来到戒备森严的乾清宫。

因为他不是阁臣,又是一个人,万历都懒得在乾清门升坐,而是直接传入殿中觐见。

宫门口的高淮看到朱寅,顿时就乐了。

“呵呵,稚虎先生,咱们高丽一别不过数月,今日再次相会了。侯爷可好啊?”

“还好。高公公可好?”朱寅也敷衍着笑道。

他和高淮当然不对付。可是不对付的人,未必一见面就明着翻脸。

高淮比在高丽时气色更好,他捏着兰指笑道:“承蒙稚虎先生记挂,北京可是比高丽舒服多了。上次离开高丽,稚虎先生调船相送,俺还要谢过呢。”

“哦,爷爷正在听戏,估计还要等两刻钟。先生就在此等候吧。”

朱寅很是郁闷。拜金帝召见自己准没好事,既然召见自己入宫觐见,却拜金帝又看戏听曲,让自己在宫门外等。

可他只能拱手道:“那下官就在此静候。等到陛下看完了戏,烦请高公公通报一声。”

高淮笑道:“好说,好说。你的礼单呢?”

朱寅心中暗骂,幸好早有准备,从袖子里取出礼单,“这是给皇上的一份孝心,请高公公呈现给皇上。”

礼单上非常粗暴,直接就是黄金三千两。看起来比较大方,其实是朱寅懒得对皇帝用心,给黄金省事。

作为喜欢收礼的皇帝,万历的脸皮很厚,不比乾隆强多少。

高淮看了礼单,呵呵一笑。这礼单当然不如他给皇上的多。可朱寅是文臣,并非爷爷家奴,能孝敬三千两黄金肯定不少了。

高淮转身入内,自去呈报皇帝去了。

乾清宫深处传来昆曲《玉簪记·佛门风月》咿咿呀呀的唱词,细听却是:

“帘卷残荷水殿风,抱琴弹向月明中。咫尺桃源洞,偏那老秃驴,铁门三重锁…”

朱寅听了很是无语。你当皇帝的,大白天的不理朝政,就躲在宫里听这种淫词艳曲,合适吗?

当皇帝怎么能这么清闲?你是真能败家啊。难怪你在位时搞出来一个狗屁后金。祖宗江山在你这种人的手里,真是老鼠吃大麦。

他知道万历喜欢看戏。历史上曾经因为痴迷看戏被朝臣劝谏,但还是我行我素。

更可恨的是,万历自己爱看戏听曲,却不让宫人们私下传唱。他曾经因为宫中传唱《牡丹亭》,杖毙十几人,罚数十人。

朱寅站在宫门的月台上等,足足等到申时四刻,眼见太阳西斜,都站得腿脚麻木了,皇帝还没有召他入殿。

就连乾清门下的侍卫,看向朱寅的目光也有点不落忍。他们也没想到,稚虎先生在高丽剿灭倭寇二十万,立功之大开国以来所未有,却被皇上如此冷落。

朱寅站在月台上,抬头看着紫禁城,眸子追着着一队飞掠宫殿的鸽子。

鸽子带着哨子,发出一阵哨音,没入朱红色的宫墙。

朱寅只能一边暗骂拜金帝,一边在门下来回走动,有点无聊的看着用来灭火的铜水缸。

铜水缸中的水映照着一张眉眼如画的青葱脸庞。水影中的少年风神秀彻,身姿卓然,一身大红官袍红的耀眼。

灭火水缸中那耀眼的官服,在太阳的照耀下,就像一团火焰在水影中燃烧。

朱寅忽然想起,历史上好像就是几年之后,紫禁城就频发爆发火灾,造成宫殿大面积焚毁。万历朝用来火灾后修复宫殿的银子,就多达上千万两白银。

可以说,拜金帝在位近五十年,搜刮的银子五分之一都用在了火灾后修复宫殿上。

纵观整个历史,明清时期的北京紫禁城,是爆发火灾最频繁、规模最大的宫殿。五百年间,发生有记载的严重火灾八十多次,平均六年一次。用来灾后重修宫殿的银子,足够修建十个紫禁城!

为何紫禁城建成之后频繁发生火灾?风水的说法是北京东,东乃木也,最忌雷火。同时雷也属东,所以雷电必多。如此一来,就会经常发生火灾。

这些火灾,还不包括英法联军、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后的纵火案。

而且,北京在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之时,就频繁发生火灾,并非明、清两朝才多。

华夏历史上的各地皇宫火灾,北京的皇宫就占了大半。说起来的确有些吊诡。

但在朱寅看来,其实也能科学解释,也的确算是“风水”。

因为北京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雷暴日的次数超过全国平均值很多,比长安、洛阳等地多了近一倍。频繁的雷暴日,让紫禁城的落雷密度居高不下。

第二,因为蒙古高原的高压干旱气流,以及燕山和太行山的焚风效应,造成北京地区空气干燥。湿度比关中地区还要低的多,比洛阳和南京就更低了。

第三就是,紫禁城占地不到一平方公里,狭小逼仄的空间导致建筑密集度高,宫殿的内部空间也小,一旦某处失火很容易蔓延成一片。

一言以蔽之,此地实在不宜为都。

都说天子守国门。可是北京这地方,和蒙古隔着大山,和辽东隔着辽泽,去一趟看似很近的辽东,陆路不如山西方便,海路不如山东方便。

敌军不管是南征、北伐还是东征,都能很轻易杀到北京。要从海上入侵,三天就能兵临城下。

哪怕是驴车战神宋太宗,也只用八天就从太原杀到辽南京。

秦灭燕、唐灭伪燕、后唐灭刘守光、金灭辽、蒙古灭金、明灭元、顺灭明、清灭顺、英法联军及八国联军征清,北京都是一鼓而下,燕地从来没有易守难攻过。

而且建都燕地的元、明、清三个大王朝,都有共同的弊病:严重依赖南北运河,军事上很难控制西北、西南,思想上封闭保守,文化上南北对立严重,经济上东西失衡,政治上吏治极其腐败。

因为北京偏于一隅,对全国其他地区鞭长莫及,这在封建农业时代弊端很大,导致治理成本高昂,朝廷辐射效力递减,必然造成基层治理难,腐败严重,资源浪费,动员力差。

将来若能重振大明,一定要迁都。迁到无论到西南、西北、东北、东南都差不多距离的地方,这样才能兼顾四方。

朱寅正想到这里,高淮终于出来了,皮笑肉不笑的说道:“爷爷看完了戏,召你入见。”

“谢高公公。”朱寅淡淡说道,看不出丝毫火气。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种道飞仙 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 天道图书馆2天命永恆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神豪:财富即为真理 我在地下城无限叠Q 这个女帝大有问题 海贼:不是幻兽,是幻神噠! 寒门箭神:射出一个太平盛世 从莽荒纪开始,肝出个天道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