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喏。”
南韵等了几个呼吸,见三人没有別的问题,看了眼月冬。
月冬明白南韵意思,朗声道:“宣治粟內史谷、器库人辛奇。"
不一会儿,谷和辛奇走了进来。
辛奇实际年龄比谷小,但其黑的皮肤、给人的感觉要比谷大好几岁。
他和游大良一样,也是出自齐升学院,不同於游大良是以孤儿身份入齐升学院,他是因在烟雨阁担任分店掌柜,表现出色,得以入齐升学院学习。
学成之后,任平生將他派往杂胡部落,掌军需后勤。造反后,得任平生举荐,担任器库人,位同九卿。
器库和政思门、参略台、商贸行一样,是任平生所创,南韵御极后正式在朝堂確立的部门。
器库的职责是总管离军的粮草、兵器、甲胃等后勤之事。与治粟內史平级,但在战时,器库要高於治粟內史,府库內一切钱粮,皆以离军后勤为重,
治粟內史若是敢跟宋明清时期的户部,不为国计,恶意推脱、剋扣粮草、军餉,器库之员有权不经皇帝詔令,带兵直接接管治粟內史,砍了相关一切主管。
当然,事后若是查出器库公器私用,未到必须接管的时刻,人在內的相关人等重则腰斩,轻则流放。
南韵召见二人,一是询问大军出发时的隨行粮草筹备的如何;二是询问將士过冬的衣物、鞋子等相关物资筹备情况。
西域距离大离道险苦多,大军纵使全速宾士,也需数月之久,故而在后勤上得做足准备,確保徵西大军衣食无忧.
凛陛下,隨行的粮草、所需的器械都已筹备妥当,隨时都可以隨军出发,”辛奇的说,“后续的粮草,器库这边扣除路上所需的损耗,目前已备了三个月的份额。“
辛奇继续说:“冬衣、暖鞋目前已製成三千套冬衣、两干双暖鞋。“目前就等治粟內史那边將收购的羊毛、徵得的粮草转交过来。"
谷闻言,赶在南韵询问前,抢说:“稟陛下,换粮令徵得的粮食,目前已转给器库,五十万九万六千三百二十石;收购的羊毛,六千八百四十二斤。
剩下的粮草有的还在运送途中,有的正在核验,不日即可转交。
“羊毛怎么才这么点?”
『稟陛下,那些官员、豪绅、大户换的牛羊后,虽如陛下所料,多卖给当地的商户牟利,但那些商户和一些世家豪绅见烟雨阁收购牛羊和牛羊肉、牛皮羊毛等,故意留之圈养,坐地起价。”
南韵面容清冷的说道:“如此说来,牛羊肉亦与所需数额相差甚远?”
“陛下恕罪,烟雨阁所购牛羊肉不到预算的两成。”
南韵面色愈发清冷,柔媚却更加威严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怒意。
她用牛羊换购六百石以上的官员、豪绅、大户家的存粮,可不仅是为了存粮,还是要以牛羊刺激沉闷的商市商贸行和烟雨阁达成收购协议,让烟雨阁去收购官员、豪绅、大户卖给各地的牛羊肉、牛皮羊毛等。
如此一来,就可间接的刺激各地的商市,让各地的商户招聘人手,让当地的黔首有额外之財。
黔首有了余钱,就会买平时想买但又不捨得买的东西,有了消费,自然能促进各地的经济,增长各地的税收。
而朝廷不仅解决了牛羊过多的负担,得到官员、豪绅和大户家用不到的存粮,解决了离军后勤问题,还可以將牛羊肉製成乾粮、罐头,丰富离军的口粮,
將羊毛製成冬衣、暖鞋,解决离军过冬的问题;將牛皮可以製作皮甲,牛筋製成弓弩的弓弦。
这般一举多得的善令,却因那些商户恶意囤积,导致进展不利。
平日也就罢了,商人逐利,本性也,南韵可以容忍一二。
反正这些牛羊迟早要流入商市,她也可以颁布相关政令,促使他们儘快將牛羊流入商市。
但眼下征討在即,这些商户多拖一日,冬衣、暖鞋、罐头的製成就要慢一日,便意味著將来在西域浴血奋战的將士们要多受一天的冻、多挨一天的饿,多死一些人。
不要认为这是危言耸听,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自古以来行军打仗,粮草、后勤为战之根本。
南韵治下的离军何以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战无不胜?
有政思之功,有良將之故,有利器之因,但最根本的是南韵保证每一个將士在战场衣食无忧,不会让一个士伍饿著肚子、受著冻,上战场杀敌。
凡是敢剋扣、贪墨士伍口粮、冬衣、暖鞋的人,最重夷三族,最轻都要被判个举家流放之罪。
正因如此,大离的百姓才会从前朝的“好男不从军”到今朝的爭相从军,为的就是从军不仅不用再自备口粮、兵器、甲胃,还可以每三日一肉,每月有俸禄,更可以光宗耀祖,改变命运,全家富贵。
閒言少敘,南韵忍看心头的怒意,说:“命,烟雨阁压价,每日递减,具体递减的金额,你与乐信侯商定,要注意分寸,不可影响百姓生活。”
“喏。
“如果他们还是囤积不售,朕允许你和乐信侯採取非常手段,”南韵说,“西域的冬季比大离的冬季要早,那边的昼夜温差也远超过大离。
朕对你们就一个要求,你们要儘快將冬衣、暖鞋等御寒物资,送到徵西大军手里。如果他们有一个人是因为你们办事不力,饿死、冻死,朕拿你们是问。”
谷、辛奇忙道:“臣等必尽最大的努力,儘快筹备好御寒物资。”
『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谷、辛奇、尉迟靖等人刚走出大殿,南韵便对月冬说:“召巧儿入宫。“
南韵要让绣衣在各郡地散布她颁布换粮令的真实想法,要让各郡地的百姓明白,她的换粮令是为了让百姓们有额外的收入,为解决徵西大军后勤问题,从而避免向百姓加徵赋税,增添百姓的负担她要让那些有意囤积牛羊的商户陷入不义之地,只有这样谷、乐信侯在动用手段逼迫商户售出牛羊时,才能避免那些对她不满的世家、官员、豪绅、大户藉此泼她脏水污衊朝政,致使百姓离心。
掌握舆论、把控舆论,是武安君教给她的治国手段之一。
而在看过现代的史书之后,了解现代相关种种后,南韵更加確定了掌握、把控舆论的重要性。
她绝不可能让大离在她的治下,如现代歷史上的某些朝代,一朝的舆论让世家、官员和所谓的读书人把控。
都说史笔如刀,刀刀入骨,她的刀也未尝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