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誌。”
“格致是物理?”任平生见任巧点头,接著说:“炼术是什么?化学?”
“可以说这样,它本是炼丹术,方士之术,你为革除眾人对其的偏见,改为炼术,並明令禁止方士教授炼丹技艺,只允许他们教如何提炼万物精华等。”
“大学有哪些学科?”
“大学类同於那边的大学,將天、地、医、农、格致、炼术等按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小类。同时增设哲学,阴阳,名物、纵横等,其中哲学又称为道学。还有,无论哪一学科,都必须学习你亲自编纂的政思。“
任平生继续一边翻阅教课书,一边问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如一天上几节课,一节课多长时间;小、中、大之间有无升学考试,未通过考试后,是外出谋生还是留级重考等等。
任巧虽仅是荣誉院令,但也未负院令之职,不仅对於齐升学院的运作模式了如指掌,对於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也能简说一二。
通过任巧的讲述,任平生对於他一手创立的齐升学院,有了极为清晰的了解-
一齐升学院是任平生以现代教育模式为框架,根据大离实际情况有所更改的產物。
不过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世家宗亲的眼里不是任平生首创,是任平生根据世家宗亲教育孩子的模式改进的。
以任平生、任巧为例,他们小时候虽是家里请先生来家里教他们,但教育的流程和齐升一致,
都是先启蒙,再进行全方面的简单教学,以考察出孩子的天资,最后进行专项深造。
当然,这是理想状態,实际上各家会根据各家的实际情况,要求甚至强迫孩子学习能继承家业的东西。
如尉迟靖,他的父亲尉迟兴就强迫他学习修史。
任毅则在任平生、任巧启蒙时,就给二人灌输兵学。待任平生、任巧年长几岁,开始教二人剑技,骑射等。还有,因任平生是男儿,任毅更是从任平生五岁开始,每年都会將任平生带到大营,
让任平生跟士伍同吃住、受训三个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大离虽然自英宗有了现代歷史上,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之举,但包括皇家在內的所有宗亲、世家皆视儒学为旁书,只让自家子女知,不让自家子女深入学习。
以任巧小时候学史为例,任毅在知晓教书先生用儒学《尚书》教任巧后,立即將其赶走,另请兵学先生,用兵学流传下来的史书,教任巧。
倒不是学儒不好,只是任毅作为兵学大家,骨子里就看不上儒学。任毅会通晓儒学典籍,不过是给皇帝一个面子。
在大离学习儒学的,只有毫无根基、骤然暴富、不明所以的豪绅大户,和好不容易从他人那里借到一本书的农户。
任平生喷道:“我有点怀疑英宗下詔,独尊儒学的动机了。”
“英宗会独尊儒学,是因他偏爱儒学,为人又刚自用,受当时的儒学大家董舒摄,这才颁布詔令,將儒学定为官学,不过也不排除英宗有打压氏族之念,毕竟满堂大臣,不是出自氏族,就是由氏族举荐。”
“肯定有这个念头,”任平生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但凡有脑子的人都会想办法打压。”
“是啊。”
任巧望著任平生的眼晴,幽幽道:“所以,齐升学院真的要跟巧工坊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