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时间上看,匈奴人放弃攻打大月氏是在恩师发动惊雷之变后,那时大离边郡的將士好像也有调动,一副防范匈奴、或要进攻匈奴的架势。
如此看来,陛下没有撒谎?
匈奴人集结大军,攻打大月氏是假,攻打大离才是真?
恩师是通过安插在匈奴里的绣衣,得知了这个情报?
或者就是恩师命令安插在匈奴里的绣衣,蛊惑当时的大单于,调动大军,以策应恩师发动惊雷之变?
江无恙倾向於前者,倒不是他认为恩师做不出这种事,以他追隨恩师做事的经歷,很清楚恩师做事不拘小节,不受所谓的道德约束,而是匈奴当时的大单于不是愚蠢之辈,恩师不会让难得打入匈奴高层的绣衣,因为这种事有暴露的风险,
若真是前者,就能解释恩师为何会突然、毫无徵兆的发动惊雷之变。
至於恩师为何要直接发动惊雷之变,不上报给朝廷、太上皇?
江无恙没有纠结这个问题,任氏当时的处境,他比大多数人都清楚,恩师如果將这个消息告诉太上皇,太上皇不仅不会相信,反而会因为恩师往匈奴安插內应,认为恩师意图谋反,除掉任氏一族。
所以,恩师只能选择发动惊雷之变,或如陛下说的那般,等匈奴南下,攻破櫟阳。
陛下之言虽然甚是残酷,但於恩师而言是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倘若太上皇和朝堂上诸多官员死於匈奴的屠刀之下,恩师不仅可以成为挽救天下的大英雄,还可以顺理成章的改朝换代。
恩师却选择了对他个人而言,最不该选的路·—
我还认为恩师是为了一己私慾,要下作的以子代离——-恩师还自始至终没有怪我,还特意过来跟我解释····—·
自责、惭愧等等情绪瞬间將江无恙吞没。
江无恙下意识的伸手入袖,摸到他適才特意去宿舍拿的匕首。
恩师送给他的匕首。
这一切描述起来太过漫长,实则也就是一瞬间的事。
任平生在这期间,没有留意眾人的反应,下意识的看向南韵,暗想难怪都说娶妻当娶贤,有一个贤惠的老婆果然比什么都强啊。
瞧瞧韵儿这配合打的多好,一下子將他的形象衬托起来了。
至於会不会被人揭穿,识破——-任平生没有这方面的担心,南韵敢这样说,必然就有十足的把握。任平生现在只在意南韵这样的说辞,极有可能会影响南韵的形象。
南韵言辞里透露出来的信息,太过无情,残酷。
莫说他和南韵是情侣,就是单从皇帝形象考虑,南韵都不该做这个恶人。
毕竟自古以来,除了毫无庙堂头脑的白痴皇帝,其余的不管英明还是昏庸,都是让大臣做恶人,自己保持圣人形象。
南韵就偏偏做了这个恶人,將好人形象让给了他。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