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6章 人世间,总两难
“都不准再劝了!”
完颜雍少见的发了怒,在大殿中呵斥出声:“如今都到什么时候了,还说身份是否贵重,难道前线大军败了,朕还能逃过一劫吗?”
宰相李石硬着头皮说道:“陛下,大战刀枪无眼……”
完颜雍立即对自家舅父甩了脸:“那又如何?在燕京待着倒是安全了,若是由于号令不一而败了,我又能逃过一死吗?
就算活下来,难道也要袒身牵羊,如那两个宋国皇帝一般,在五国城走一遭吗?这也是君子可以忍受的屈辱吗?”
李石立即噤若寒蝉。
徒单克宁硬着头皮劝道:“陛下,臣一定尽职尽责,此番固守,绝对不会败退的。”
随着汉军的突然进攻,金军也不得不改变了关门放狗的战略,将主力集结起来,以应对汉军的攻势。
但是金军依旧不敢与汉军打战略决战,这不仅仅是士气上的差距,更是因为金军在实际战力上已经不是汉军对手。
因此,徒单克宁给金军制定的战略目标就是撤退,拉长汉军辎重补给线后,坚守在某几处地方,随后让蒙兀人去到空虚的汉军后方肆虐,以截断汉军粮草。
若是汉军分兵回去收拾蒙兀人,那么金军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如果汉军不管不顾,就是跟金军死磕,那么金军只要坚持两个月,汉军就会因为缺衣少粮而不战自溃。
在战略守势之下,战术选择其实也没那么多,金军所有人都在防线上死扛罢了。
完颜雍作为皇帝,在后方处理政务的作用,要比去前线吹冷风强的多。
而且还有个不足为外人道的说法。
完颜雍可不是什么马上皇帝,唯一一次上战场,也是在临潢府充当了外交人员与啦啦队,军事上没有任何建树。
但是完颜雍的地位在这里,在战场上发布的命令,让徒单克宁听还是不听?
令出两门是会出大事的。
完颜雍只是冷哼一声,随后就瞪着黑眼圈看向徒单克宁:“若朕不为你压阵,你真以为能压得住那些骄兵悍将?
而且朕细细总结了大名府之战的结果,若是当日志宁能将最后的万余精锐兵马全都砸出去,那胜败之势也未可知。
只不过志宁终究不是朕,他在关键时刻,无法以国祚为赌注下决心,以至于到最后惨败成这般模样。”
“有志宁的前车之鉴,朕又如何会放任你来肩负这等重任?”
徒单克宁呼吸有些粗重。
将军都是赌徒不假,但是如果明知道一战可以定国家兴亡之事,还敢孤注一掷的将军就很少了。
最起码徒单克宁自认为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决定国家兴亡的决断,还真的得皇帝亲自来下才成。
“除此之外,刘氏之攻,状若鬼神,若没有朕在前线压阵,我军真的能撑过刘贼的进攻吗?”
完颜雍见徒单克宁沉默不语,知道说服了自家都元帅,随后就下达了此战第一条军令:“全军出发!与真定府大军汇合!”
此时聚集在燕京的大军也只有两万人罢了,其中一万还是从关外赶来的。
而剩下的一万金国正军中,战力首屈一指的……或者说相当于皇帝亲兵的兵马,自然就是温敦奇志所率的那六千忠孝军了。
开拔进军的军令也在第一时间传到温敦奇志手中,作为总管一级的将领,他自然是无话可说,立即点起兵马,准备护驾进驻真定府。
在出发之前,忠孝军大帐之中,温敦奇志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见到了一人。
“老刘,你这番就不要跟着大军一起去了。”温敦奇志笑呵呵地说道:“此战胜负难料,你们手无缚鸡之力,磕着碰着就是个死。”
一身白衣,犹如披麻戴孝的刘蕴古笼着手沉默半晌,方才笑道:“奇志,难道此战儿郎们就用不着用战利品换钱了吗?”
温敦奇志言语坦荡:“那也是得有战利品才成,这次真的是凶多吉少。
呵,若是我有从刘大郎手中抢战利品的本事,此时山东还是大金的呢!”
刘蕴古闻言却是再次沉默,随后从袖子中掏出厚厚一封信来:“这是老夫人托我送来的家书。”
温敦奇志却没有如往常一般,第一时间撕开家书,却只是看着放在案几上的信封,自嘲笑了一声,抬头问道:“里面写的是什么?”
刘蕴古摇头:“我不知道,你可以检查印泥封口,并没有任何人拆开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