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辽骑营、白马军这两支轻骑与众不同的地方了。
准确的说,这种‘孬种放箭,好汉肉搏’的思潮在汉军全军中都是泛滥成灾的。
哪怕汉军有了大炮,哪怕汉军内部的神臂弓也不少,但这些远程投射武器在战术选择上终究只是用来压制敌军的,汉军的战力来源从来都是敢于近身肉搏,乃至于乐于近身肉搏。
没办法,汉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都是靠着一次次开大阵,迎大敌,正面猛打猛冲发展起来的。
被这般冲散的金军细数下来已经不下十万,对于汉军来说,这就是实打实的路径依赖。
辽骑营身上虽也有弓箭,但是基本是在袭扰的时候方才使用。
一旦正式开打厮杀,除非是实在够不到敌人,否则汉军轻骑根本不会掏出弓箭来,只会抄起丈八长矛来冲锋。
蒙兀人弓马娴熟是不假,但是汉军轻骑根本不跟他比拼骑射功夫,蒙兀人又能如何?
而无论是金军的拐子马轻骑,还是契丹人轻骑,都在汉军轻骑的冲锋之下被冲烂了,蒙兀人又不比女真人多俩腰子,又如何能例外呢?
巴特尔大饼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心中猛然惊慌起来。
这些汉军都是疯子吗?怎么一上来就开始拼命了呢?
蒙兀人马上功夫厉害,然而骑弓又不是冲锋枪,哪里能真的犹如泼水般形成弹幕?!而且哪怕是冲锋枪也不是能指哪打哪的!
更何况战场环境与狩猎又有不同,即便蒙兀骑士平日里射些狐狸兔子百发百中,却不代表在杀声震天的战场上,面对捅刺而来的长枪时,他们也能完整的做完一套战术动作。
此消彼长之下,蒙兀人第二轮箭矢几乎全都射空了。
斜卯张古只是冲了一轮,就带着麾下二百余轻骑让开了冲锋位置。
第二波攻势很快就抵达。
随后是第三波,第四波……
这个时代的蒙兀人何曾见到如此迅猛无畏的冲击骑兵,只是坚持了片刻后,就四散而逃。
“快走!”巴特尔大声吼道:“到前面那处村子聚集!”
亲卫立即吹起号角。
蒙兀骑兵虽然败退,却还是维持了一些秩序,很快就有号角声遥遥互相应和。
部落兵远征时有一点好处,其余兵马溃逃的时候,都试图向家乡逃窜,而对于部族兵来说,头人所在的位置就是故乡,因此不是那么容易彻底失控的。
在头人的号令之下,蒙兀人纷纷加速脱离战场,有些骑兵还想要边跑边回身射击。
然而辽骑营根本就是不管不顾,仗着身上有铁裲裆与头盔,举着长矛追杀蒙兀骑兵。
这些蒙兀骑兵但凡想要回身射箭,马速必然就会减下来,立即就会被追上来的汉军轻骑捅杀当场。
到了最后,蒙兀轻骑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反击手段,只顾四散而逃。
更让蒙兀骑兵崩溃的则是,辽骑营真的摆出了不死不休的局面,无论是战利品还是俘虏,乃至于蒙兀人故意扔下的财物,汉军全都视而不见,只将追杀蒙兀人当作了第一要务。
典论保持着匀速,带着三百余骑,在辽骑营的最后方缓缓向前压迫。
他身侧亲卫的矛尖上各自插着一颗人头,这些都是放弃冲锋,试图捡拾财物的辽骑营士卒,被典论当场军法处置。
当然,以汉军如今的军纪严谨,这些开小差之人也不是很多,也只是有几人罢了,不过依旧对辽骑们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汉军轻骑驱马踏过散落在地上的金银珠宝,脸色艰难维持着冷峻,不过在看到蒙兀轻骑已经四散后,还是有亲兵询问:“将军,咱们大胜了!”
典论微微点头,却没有丝毫喜色:“汉王予我的军令,乃是吞了这股蒙兀人。
传令,两翼包抄上去,就在这里,就在此时,吃了他们!”
亲兵有些犹豫:“将军,要不要提醒下斜卯将军,让他小心埋伏?”
“小心个屁,这是河北平原,周围无遮无拦,兵马出动十里外都能看清楚,哪用得着来提醒?”
很快,军令就随着角声与旗帜向前传递,辽骑营轻骑迅速变阵,犹如驱赶羊群一般,将蒙兀人渐渐驱赶包围起来。
蒙兀人再擅长诱敌,那也是得在建制没有完全打乱,伤亡不是特别惨重的情况下,方才能有乱而复聚的能力。
到了如今这般局面,蒙兀人也彻底丧失了组织能力,近千骑兵被辽骑营驱赶到一处小水泡子旁,随后再次发生激战。
蒙兀人虽然不知道负隅顽抗这个词,却还是维持了来自草原的凶性,放下弓箭,举起长矛短刀,与汉军展开最后的搏杀。
不过没有任何意外出现。
短短两刻之后,战事就成了摧枯拉朽之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