僱佣兵方面倒是没有死亡,只有两人受了轻伤,一人膝盖上受了箭伤。
虽然这种战损比已经足以封神了,但是,这却是罗维带兵以来,战损最严重的一次。
一方面来说,石林高地庄园作为一个准军事化的庄园,確实很强,即便是夜战突袭,想拿下它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另一方面,也说明敲钟军的硬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罗维的战术很强,敲钟军打习惯了顺风局,遇到强敌反而就很不適应了。
要不是罗维坐镇,清晰指挥,这一局敲钟军很可能就要崩掉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罗维还是啃下了石林高地庄园这块硬骨头。
避开了屠夫艾帕德的锋芒,並且极大的削弱了艾帕德的实力,等下次再打艾帕德的时候,就非常简单了!
对於那些受伤的、被俘虏的、投降的石林领主士兵,罗维没有丝毫留情,全部处决杀光,不给艾帕德留任何有生力量。
蒙著脸的麦文有些犹豫,毕竟这种不光荣的事情对於他来说实在比作战杀敌还难。
但是对於蒙著脸的夏丽兹来说,什么荣誉不荣誉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执行老爷的命令才是最重要的。
顿时间,整个石林高地兵营血流成河!
罗维只是冷冷的看著这一切的发生,心中没有任何的波动。
杀俘虏这种事,的確是很不体面的。
但留著这些俘虏后患更大。
打仗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输贏看谁是大哥,而是为了以极低的代价儘可能多的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尤其在自己实力还很弱的时候,只要有机会,就必须一把將对方打到无力还手才行。
杀俘虏是一种最便捷的霸道手段。
杀俘虏的好处极多,坏处只有一点,那就是名声。
而不杀俘虏,则是一种需要漫长经营的、立人设的王道手段。
在自己本就弱小没有依仗的乱世之中,王道之路极难,过程也会极为憋屈。
而霸道之路就是要那种“寧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就完了。
当然了,史学家和文学家们都喜欢歌颂王道,认为霸权不可能永恆。
他们为了证明自己的理念,经常在书里倒果为因。
但其实,王道也不可能永恆。
不管是地球世界,还是瑞根世界,就没有什么是永恆的。
道家用一句话就揭露了世界运转的本质:道可,道非,常道也。
大致意思就是,可行的道、不可行的道,交替运转著,这就是世界正常的运转规律。
可行的道並不是正確的道,因为没有正確的道,只有在此时此刻適合的道。
不可行的道也不是错误的道,因为没有什么错误的道,只有在此时此刻不合適的道。
所以才是周而復始,阴阳交替。
这是“道”的本质,也是道家理念的精髓,
在太平盛世之中,王道就是“道可”,霸道就是“道非”。
民眾们都盼著王道圣人出现,让盛世延续。
而在自己实力还很弱小的乱世之中,王道就是“道非”,而霸道就是“道可”。
无瑕疵的圣人可救不了乱世。
比如后汉三国,刘备倒是一心求王道,但是刘备终其一生受了很多屈也没有实现,刘备一死,王道就崩了。
而曹操走的却是霸道,杀俘屠城,挖坟摸金,挟持天子,而最终结束战乱实现大一统的,就是曹魏政权。
杀不杀俘虏,从来不是影响能不能成为胜利者的关键因素。
走霸道者,就得有不要虚名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