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光点,山间鸟鸣清脆,却掩不住空气中瀰漫的紧张气氛。
刘协迈著沉稳的步伐,走向议事厅,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汉室復兴的道路上。
他身著玄色长袍,衣袂飘飘,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股帝王之气。
紧隨其后的典韦,则如同一尊铁塔,目光如炬。
手中双戟散发著寒光,警惕地扫视著周围的一切。
议事厅內,气氛庄重而肃穆。
阳光透过窗欞,照射在悬掛的汉室列祖列宗画像上,仿佛在无声地注视著这场关乎汉室命运的会议。
消息传至杨彪、蔡邕、孔融、禰衡、司马徽、蒯良等人耳中时,他们心中既感振奋又满怀期待。
这一天。
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落在腾龙谷的庭院中,给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庄重与温暖。
腾龙谷內,早已布置妥当。
议事厅內,四壁皆以青砖砌成,透著古朴而庄重的气息。
地面铺著青石板,被打扫得一尘不染,在阳光映照下泛著温润的光泽。
正前方的主位之上,放置著一张乌木雕座椅,椅背刻有五爪金龙腾飞於祥云之间,彰显著皇权的威严。
两侧分別摆放著几张楠木交椅,椅背上以金丝线绣著不同瑞兽图案,暗示著群臣各自的职掌与地位。
厅中央设有一张巨大的红木议事桌,桌面光可鑑人,四周雕刻著暗纹云纹。
桌上整齐地摆著竹简、毛笔与砚台,似乎在静候一场重要的討论。
桌前铺著一张羊毛织就的地毯,柔软厚实。
上面绣著一幅山河社稷图,寓意著汉室广袤的疆土与子民。
厅堂两侧设有博古架,上面陈列著歷代先皇御赐的青铜礼器与玉制印璽。
这些珍贵文物无声地诉说著汉室千年的传承。
墙上掛著几幅先帝圣像。
画中人物神態各异,或凝重深邃,或慈祥和蔼,仿佛在默默见证著这一重要时刻。
屋顶悬掛著琉璃宫灯,灯光柔和而不刺眼。
与从窗欞透进来的自然光线交织在一起,营造出既明亮又不失庄重的氛围。
厅角还置有青铜香炉,缕缕青烟裊裊升起,带来一缕淡淡的檀香味,令人心绪平静。
他们神情肃穆,隨时准备为主人提供服务。
杨彪最先到达。
他迈著沉稳的步伐走进庭院。
那身玄色长袍在地上轻轻拖曳,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有力。
他抬头望向刘协,眼中满是敬意与期待。
隨后缓缓走向自己的位置,在侍从的帮助下坐定。
他的到来仿佛给这场聚会注入了一股沉稳的力量,让整个场面更加庄严肃穆。
不久之后,蔡邕缓步而来。
蔡邕的目光首先落在刘协身上,然后环顾四周,看到其他旧臣后微微点头示意。
他走到案几旁,轻轻地放下古琴,然后坐了下来,双手交叉放在膝上,静静地等待著聚会的开始。
他的存在为这场聚会增添了一份儒雅的气息,仿佛让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底蕴。
孔融带著爽朗的笑声出现在庭院门口。
他们先是对刘协行礼,然后与其他旧臣互相问候。
孔融那开朗的性格瞬间打破了些许紧张的气氛,使得整个场景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他坐定后,依然带著微笑,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禰衡、司马徽、蒯良等人也陆续到来。
眾人虽各怀心事,但此时此刻,目標却出奇的一致-振兴汉室,匡扶天下。
室內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
只待刘协一声令下,这场决定汉室命运的商议便將展开。
刘协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开口:
“诸位大人,今日召大家前来,是为了共商汉室復兴之大计。”
“如今汉室衰微,奸臣当道,百姓流离失所,急需我们齐心协力,挽狂澜於既倒,扶大厦之將倾。”
他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在庭院中迴荡,每一个字都仿佛敲打著眾人的心灵。
他们纷纷点头,眼神中流露出坚定的决心。
这一群忠诚的汉室旧臣齐聚一堂。
他们的智慧与力量匯聚在一起,预示著汉室將迎来新的希望与曙光。
他环顾四周,看到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突然,刘协的话音未落,厅外传来一阵喊杀声,打破了原本的寧静。
厅外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一名亲兵满脸惊惶地衝进来单膝跪地:
“启稟陛下,不好了!曹军精锐突然从山谷两侧杀出,正向议事厅这边包抄过来!”
刘协神色一凛,迅速做出决断:“典韦、徐荣听令!”
典韦,徐荣闻声立刻挺身而出,双手抱拳:“末將在!”
“命你二人立即率战斗部队前去抵挡,务必要守住腾龙谷要道。”
“遵命!”典韦和徐荣一声暴喝,转身就要往外冲。
“诸位大人,”刘协转向眾臣,“跟我来,我们到瞭望塔观战。”
说罢,他当先一步向后院走去。
眾臣紧跟其后,穿过迴廊来到一座三层高的瞭望塔下。
刘协率先登上塔顶,眾臣鱼贯而入。
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腾龙谷的地形。
只见谷口处,典韦率领战斗部队已摆开阵势。
曹军来势汹汹,黑压压一片。
典韦和徐荣率领著部队刚到谷口,那曹军就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席捲而来。
典韦怒目圆睁,手中的双戟舞动得呼呼生风,而徐荣也是严阵以待。
典韦大喝一声,双脚猛地一跺地面,身形如电般冲入敌阵。
他体內太极混元之力运转开来,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著阴阳调和之妙。
双戟挥舞间,似有阴阳二气缠绕,每一次击打出去,都能在曹军士兵之间带起一阵凌厉的气流。只见他身形闪转腾挪,时而化作一股旋风,捲起一片血雨,双戟左右开弓,眨眼间就放倒一片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