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君,你觉著这汉室还有救么?”刘协喝了一口闷酒缓缓问道。
荀彧微微一怔,目光凝视著眼前这位陷入迷茫与痛苦的帝王,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汉室虽歷经风雨,如今式微,但根基深厚,恩泽百姓久矣。
昔日光武皇帝中兴汉室,力挽狂澜,可见我大汉气数未尽。
今日汉室局势再差,还能差过光武皇帝那时?”荀彧恭敬的回道。
“哈哈,令君真是太抬举朕了,朕可不敢与光武皇帝相提並论。”刘协苦笑一声道。
荀彧目光诚挚地看著刘协,继续说道:“陛下不必过谦,光武皇帝虽有中兴之功,然彼时亦是天下大乱,群雄並起。
陛下如今虽身处困境,却也並非毫无机会。
当今天下,丞相曹操雄才大略,麾下兵强马壮,且奉陛下为正统,这便是陛下可倚仗的力量。”
“然后呢?朕禪位给曹轩?”
“陛下慎言,曹家绝没有那种大逆不道之心啊。”
“哼,朕相信曹丞相,却不信曹轩那个小儿。
曹轩刚来到许都,便给朕敬献什么房中术,还安排了几个乌桓女子进宫,他这是想做什么?
难不成是想让朕为美色所误,方便他篡夺我汉室江山么?”刘协冷哼一声道。
“陛下息怒,也许是世子见您子嗣不旺,方才有了这个心思。
而乌桓女子进宫,可能是想让陛下领略不同风情,以添宫廷乐趣,並无它意。”
刘协摆了摆手,烦躁的说道:“令君,你莫要为他辩解。
曹轩年纪轻轻,野心不小。
他祖父曹操虽专权,但对朕表面上还维持著君臣之礼。
可曹轩那小儿,却如此轻慢於朕,分明是不把朕这个天子放在眼里。
他若真有敬意,为何不將心思放在辅佐朕治理天下上,却行此等荒诞之事?”
荀彧面露难色,低声劝道:“陛下,小心隔墙有耳。”
刘协微微一怔,脸上的怒意稍稍收敛了些,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復了一下情绪,声音也压低了下来道:“令君,朕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
曹轩如此放肆,朕身为天子,却只能忍气吞声,这传出去,朕的顏面何存?”
荀彧微微頷首,心中也颇为无奈。
“陛下,如今局势错综复杂,曹家势力庞大,且在朝中根基深厚。
陛下若此时与曹轩起衝突,恐会引发更大的祸端。
曹轩虽行事孟浪,但丞相应该对他有约束之力,此事臣会密报丞相,確保这种事情,绝不会再发生。”
“哎,那就拜託令君了。”
“主辱臣死,这是臣应尽之责。
若无其它事,那臣就先告退了。”
等荀彧离开后,一位宫装美妇从屏风后缓缓走了出来,她身姿婀娜,步伐轻盈,然面上却带著淡淡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