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席话窦允是一口气说出来的,等他停下来时,殿中已经响起了轻嘶声。
晏北一脸疑惑:“我记得当年先帝曾下过旨,许诺若端王将来百年过后,其继承人也可以接掌皇城司使之职。
“永嘉郡主得先帝允许在别邺招赘生子,当夜与郡主一起被杀的端王世孙,按理正是皇城司使的继承人。
“你的意思是,这何张二人当年的蹊跷,会跟永嘉郡主的死有关系吧?”
杜明焕快晕过去!
他是猜到只要自己不把真相和盘托出,晏北迟早会把这事捅出来,但他没想到这一天却会这么快到来!
“这不会吧?”
皇帝率先发出疑问,“当时朕虽然因为回京途中遇险,耽搁在北上途中,但回来之后,却也派人仔细彻查了,结果查明那些死在林子里的杀手属实都是外地流窜进京的匪徒。
“朕若没记错,沈爱卿应该也知晓此事?”
永嘉郡主死讯传来后,朝廷当然要派人彻查,事情才过三年,大家自然都记得,皇帝派过一波人,沈太后也派过一波人。
“按当时的结果来看,的确是死于流匪之手,”沈奕捋了捋胡须,“不过,当年事出匆忙,朝上有更要紧之事,有所疏忽也未可知。”
从不曾与人纠缠的晏北此番却揪着何家这案子不放,而且还疑似舍弃了杜家这门亲戚,才刚刚莫名其妙被杜家派人盯梢窃听的沈家虽然没有贸然掺和的意思,但既然被点名,自然没有与晏北作对的道理。
皇帝微微凝眉,目光扫向底下众人,随后他凝眸在杜明焕身上:“广陵侯,这何建忠与张少德既是你的属下,且当初又是你提拔上来的,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出这么大案子,你为何不曾上报?”
皇帝这话,只差没把“端王死后就是接了皇城司的你得益最大”这句话说出口了,杜明焕扑通跪下:“皇上!臣承认监管有失,但他们犯的事,臣是真不知情!”
晏北哂道:“也就是你承认他们有犯事?那你可想好了,何建忠和张少德要是查出来谋杀了永嘉郡主,那你也逃不过去!
“靖阳王府可容不得这等欺君犯上之徒,本王到时会第一个将你绳之以法!”
杜明焕哑然。
殿中众官也更加收敛了声色。
让大家不敢作声的,原是何家这血案竟然还与三年前永嘉郡主母子被杀牵扯上了!
一个王室郡主,在朝堂之上没什么利害相干,可到底是宗室的女眷,沾着宗室二字,那就非等闲事了!
这是渺视皇权,是欺君,要杀头株连的!
可如果说方才大家还对晏北的执着感到莫明,此时明白了这一点,在场绝大部份人在震惊之余,又都生出了恍然之感。
谁不知道杜家与晏北有着一层亲戚关系在?
他们靖阳王府当初就是为避锋芒远退北地戍边,不曾想先帝突然又降旨予他让他回京辅政,还赐予了执掌枢密院这样的莫大权力。
因他之故,原本斗成了乌眼鸡的几家都不能不捺住性子忍下来。
如今倒是都忌惮着他,可一旦这三家局面失去平衡,难道不会有人视他为眼中钉吗?
如果身为侯府亲信的何张两家当真沾惹了永嘉郡主母子的性命,那杜家可抹不开嫌疑!
杜家有嫌疑,那不靖阳王府等于也有把柄给人抓了吗?
如此一来,换成是谁都会选择撇清干系了!
同样想到了这一层的杜明焕更觉腿软。
他不知晏北是否出于这个原因一定要与他作对,但如果晏北真要与杜家撇清关系,那他不但会把自己所有的罪行当场揭露,还一定会把杜家往死里整!
因为只有他亲手弄死了杀死永嘉郡主的真凶,才能证明他与杜家分裂的决心!
“皇上!王爷……”
他惶然地膝行几步,瞪眼望着上首二人,却始终不知该往下说什么。
随后他又下意识地往皇帝座下那几人看去,但除了沈奕仍然正老谋深算地捋须看戏,穆昶与褚瑛却皆都微蹙双眉,一坐一站,不知在思索什么!
可杜明焕知道,他已经跟那人打交道三年了!
虽然当年事成之后,中间几乎没有联络,直到近半年来,对方才偶尔找上自己,可他也已经绝对可以肯定,昨夜与他相见之人就是这座中之人的府中子弟!
明明背后的主谋就是他们其一,可他们此时却事不关己,袖手旁观!
杜明焕如何能够淡然处之?
“褚大人——”
褚瑛淡淡瞥了他一眼。
“好了。”
杜明焕还想再说,太傅穆昶这时已就凝眉起身。“我方才想了想,端王虽说因罪追随了先皇而去,但到底当初皇上与大皇子出事也是事出意外,并不算端王有罪,此事早有定论。
“所以端王府的事,依然是宗室中事。
“沈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当时朝中事务繁杂,未曾顾得上细究永嘉郡主的死因,留下疏漏以致误判也是有可能的。
“郡主与皇上有同日降生之缘,生前又多得帝后宠爱,若真另有隐情,恐怕先帝与皇后在天之灵也不安宁。
“王爷的话,我想三法司诸位大人应该都听清楚了,广陵侯身为皇城司使,又与何张两家关系如此之亲密,从现下起,你须当无条件配合调查!”
穆昶的父亲当年就位列一品中书令,自己年纪轻轻也曾做到了正四品的官员,家中还出了个母仪天下的皇后,是后来老父亲因罪被贬,这才合家退居江陵。
三年前凭借抚育皇帝有功,又已位居太傅之尊,他的话,自然有几分分量。
杜明焕一面受晏北步步紧逼,另一面又无人伸手援助,只知翕动干裂的双唇,将目光死死地瞪向某一处!
晏北从旁袖手附和:“太傅大人言之有理,臣听皇上的意思。”
皇帝站了起来:“朕与堂姐同年同日生,自小与她命运相连,当年满心以为回来便可相见,谁知道一朝变故,天人永隔。
“朕允准太傅与靖阳王所言,三法司自即日起,重新彻查朕的堂姐之死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