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远山面临的挑战比张正东大多了,所以亲自调研的内容也更加详尽。
因为到时候还要从基层拉人上来做事,不可能全部从江宁带过去,带两个一条船上的就差不多了。
说不定还要捎上两三个从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那边过桥借路的。
“张主任,你们家还有‘文曲星’?”
“那我也不瞒你们,我侄儿,前年是全国理科高考状元,去年是省里文科高考状元,大前年还是吴都大市的中考状元。这要不是‘文曲星’,那什么才是?”
“……”
“……”
“……”
送土特产的这帮男人直接一脸懵,完全没听懂。
不是?
这说的是人话?!
老乡们只知道是两届高考状元捐了一座“张安希望小学”,可谁也没说这个两届高考状元,是张主任的侄儿啊。
真的假的?
于是就边吃边听,也有人好奇那个摩托罗拉的手机,觉得这是金贵到无比的家伙。
等电话通了,大家便不听了,老老实实吃肉。
没办法,听不懂。
张叔叔和他的好大侄儿讲的是土话。
落在丰邑县老乡们的耳朵里,那不是叽里呱啦就是阿里巴巴,反正听不懂。
“哪样?是打算让我派出大奔来接你回家过年?”
“回只卵,我这里初七初八就要开工,回转家里做啥?”
“那你打我电话?”
“我是想问问看,弄点啥产业,要能吃到嘴里的,可以发点小财。”
“白酒啊,现在房地产要起来了,到处都要开工地,白酒包有销路的。”
“弄不来,不让种太多高粱,要保口粮。”
“哪有这种规矩的?”
“估计是土办法,连哄带骗的。”
“那具体当地有啥说法?我是指高粱不让上量。”
“本地人说是酒不算吃的,要吃到嘴里能填饱肚皮的才作数。”
“那好办的,弄大棚。”
张大安在电话那头正在享受女仆按摩,俄式女仆装并不是动画片里面那种露大腿或者露奶白色雪子的款式,就是正经的女仆装,全是功能性的小口袋。
所以想要看点儿需要加圣光的画面,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小西施”这个女仆为了证明自己还在长大,倒是把领口自己改成了鸡心领,方便给张教练看看奶白色的雪子。
还别说,是比之前的橘子大多了,起码有了大个体香橼的规模,能不能变成柚子,还有待观察。
从“小西施”胳膊开始带肉,体态也逐渐圆润起来,还真是有点希望。
张大安对于这种爆发式的膨胀,十分感兴趣。
他单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人一个暑假个子长二十公分的,却没见过半年胸围能涨二十公分的。
他十分好奇!
给张大安捶腿的施叶露已经偶尔需要调整一下坐姿,肩膀酸并不好,但对她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喜讯。
伸手摸了摸小保姆的头发,张教练拿着听筒继续聊了起来,“阿叔你要是怕出问题,可以先用希望小学的名义,承包边上的耕地拿来改造成大棚。保住第一个季度的产出就好,如果说想要一年四季都有销路,那直接种蘑菇、香菇、平菇,四十吨的卡车有一辆就够了。直接拉到马洲分校,到时候分摊到三个校区,绰绰有余。”
张大安还没有提其余政企采购,只论“张安教育”一家,把试点大棚的菌菇类产出全部拿下,没有半点问题。
严格来说,“张安教育”本身,也是规模经济的一个案例。
当然了,袖珍版。
“张安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市场,不仅仅是三个校区,还有三个校区衍生出来的“状元街半封闭经济”。
吃喝拉撒睡所有用得到的农副产品、轻工业产品、快消类产品,都是可以内部替换的。
张叔叔和老乡们感觉难,那是他们并不掌握这种全面的高效的快速反应的资源,除了资金、技术,张大安本身就掌握着一个袖珍型的固定市场,搞定一两个特色产业,尤其还是县乡这个级别的,根本不算个事儿。
跟铁哥们儿刘远山打电话和跟好大侄儿张大安打电话的体验,那是完全不同的。
刘远山那里,能让张叔叔学到有用的知识,能增长信心。
在贤侄儿这里,张叔叔总感觉自己又被无形地鄙视了。
闷闷不乐地挂断了电话,老乡们看张主任的表情似乎不太好,情绪好像很低落,正想安慰两句呢,就听张主任大过年的叹了口气,“唉,又被他摆平了。他说可以建大棚种蘑菇香菇还有平菇,销路很稳。”
“啊?!”
“啊?”
“啥?”
“……”
不是,这不是挺好的事儿嘛。
张主任,这、这怎么还心情不顺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