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我不是考神
考神!
考王!
考霸!
出分之后,地方小报对张大安的报道极其浮夸,这次并非是报社内部小编写的文章,都是直接从网上扒的,算是彻头彻尾的盗版。
唯一讲究点儿的,是这些小报还有一行小字:转载自互联网。
具体转载的是互联网哪家网站的内容,那是只字不提啊。
但不管怎么说,张大安的“考神”头衔,基本上算是安上了。
本来还在搞志愿填报的咨询讲座,结果一堆媒体人跑去堵着他采访,其中就有《能人对话》的外勤采编。
《能人对话》的主持人卓洋,现在也拥有了本栏目的一部分版权,自己当老板,那肯定是卖力得多。
他本来就一直跟“张安传媒”有合作,这次一听说张大安整了个大活儿,直接搞了个满分,当时就马不停蹄先派人后通知。
奈何还是得等时间,张大安忙着一天赚七十二万的快钱呢。
就算卓洋有三份薄面,不掏个十万八万,那可请不动张大安。
哪怕是马洲市自己组织的不公开“谢师宴”,也得掏出场费,这是要入账的费用。
否则张大安晚上睡觉就会想着,今天我没在路上捡到一块钱,还没收十万块出场费,那就是亏了十万零一块钱。
这是要做噩梦的。
媒体人本来想摆一下“无冕之王”的派头,结果么终于有京城来的提了一嘴京城卫视的邓小玲,此间往事,新人不是很清楚,老鸟则是如数家珍。
对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护官符”对他们没啥用,但是“护身符”……那还是挺有用的。
跟张大安这种道德底线比他们还低的人打交道,那还是客气点好,“文化流氓”都讨不了半点好处。
此间道理,“李吉八事件”亦有记载,至今李桑都未曾再出现在互联网上。
人的名树的影,都是经验,也是生存之道。
到了七月十一日,赚了一千八百多万的张大安终于有空,顺便养一养嗓子,然后跟亲自到马洲的卓洋唠了个十万块钱的。
“张总,您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记录,我想问问您,您激动吗?我知道您肯定不激动。那么您有什么感想吗?我相信您也没有什么感想。那么您心里会平静吗?我觉得您一定很平静……”
“你神经啊,话都让你说了,我说什么?”
“哈哈哈哈哈哈……”
卓洋顿时爽朗大笑,然后继续道,“好了不开玩笑,能听听看您接下来的打算吗?对于您连续三年成为高考状元,并且今年还是满分状元。虽然我很好奇,很想知道一些事情,但是,我还是觉得没必要聊这个,我相信,很多更感兴趣,您明年,会不会继续参加高考。”
“首先呢,明年我肯定不会再参加高考,主要重心就是放在培训更多的状元出来。公司也已经不需要我再去考个状元,会有我们训练出来的学员去斩获这个头衔。”
“其次接下来的打算,就是梳理一下‘张安教育’的业务线,并且整合一下资源,争取办几所新的学校,将利润更加丰富一下。主要是目前‘张安教育’的利润虽然丰厚,但还是不够多元化,我也无法预估未来这一块的政策会不会有什么变动,所以会从高考这件事情上退出,认真做好风险对冲的前期准备……”
好好聊也能聊,张大安跟卓洋也说了不少自己未来的计划,感性的东西完全没有。
既不为自己再次考上状元感到高兴,也没有三连高考状元的激动,仿佛媒体和社会上的热闹讨论,跟他毫不相关一样。
镜头前的张大安,跟第一次在《能人对话》中的状态一模一样,他只谈利润、利益、利害,几乎让所有观众在看到这一期采访的时候,都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割裂感。
人们无法将“考神”和电视上跟个机器人一样的张大安联系在一起。
也只有当话题跟考试无关的时候,张大安这才逐渐有了一些人味儿,但还是不那么多,而且个人作风……很有问题啊。
“您看您现在已经成年,再有几年,也达到了法定结婚年龄。那么有没有考虑过个人感情问题还有婚姻问题呢?”
“没有考虑过,当然我也没打算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