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孔雪雁委婉的向王程鹏投去了一个祈求的眼神,祈求他不要再说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话来。
王程鹏听到这个问题,略微思索了一下,语气诚恳而谦逊地回答:
“清华、北大、复旦都是国家最顶尖的学府,每一所都培养了大批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我选择复旦,主要是综合考虑了专业方向和未来发展。”
说到这里,王程鹏坐直了身子,眼神中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复旦的物理和机械学科有着深厚的底蕴,特别是应用力学和精密仪器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而且上海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科技中心,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项目和产业实践,这对我的专业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说到这儿,王程鹏脸上露出朴实的笑容,诚恳地补充道:
“其实,能有机会上大学,已经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机遇。”
“无论去哪所学校,我都会珍惜这个学习的机会,争取学成后为国家建设出力。”
啪啪啪……
听着王程鹏那仿佛标准答案一般的回答,孔雪雁心生感慨,暗道王程鹏果然不愧为是能当上高考状元的人,说话就是滴水不漏。
至于自己之前的担心,那就是纯粹的多余。
快速将王程鹏说的话记录了下来,孔雪雁也不敢再问王程鹏什么奇怪的问题,就准备结束这次的采访。
这样想着,孔雪雁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双手郑重地递了过来:
“王同志,这是省报特别为你准备的一百元助学金。”
“上海的生活开销不小,买书、置办学习用品、日常吃用,处处都要钱。”
“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也是我们报社的一份心意,还请你务必收下。”
将信封接了过来,王程鹏十分诚恳的说:
“感谢省报的关心,等到了学校之后,我肯定会认真学习,将来用知识回报祖国。”
就在孔雪雁以为这次采访就会以那么一种轻松加愉快的方式结束的时候,王程鹏却忽然开了口:
“孔记者,有件事情我想麻烦你一下,能不能在最终的采访报道上加上一句话。”
“学习疲惫时,我习惯用大鹏白冲一杯水,那清甜的滋味,得自甜菜中的精华,总能让我重获精力,继续投入到学习之中。”
“我希望你能把这句话加到我的学习经验里面。”
也不等孔雪雁拒绝,王程鹏又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孔记者,你可能不知道,我们村为了脱贫致富,好不容易办起了一座名为大鹏的制厂。“
“只是这厂子是办起来了,也正常投入了生产,产出来的白却不怎么好卖,连过年都有压力了……”
王程鹏说这话的时候粗糙的双手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明显是担心到了极点,脸庞上更是泛着坚毅的光芒,像是他那义无反顾的决心。
孔雪雁怔住了,她从未见过如此清澈而坚定的眼神,那里面既没有对个人前途的算计,也没有对物质得失的计较,有的只是一个农家子弟最朴实的担当。
王程鹏的声音不大,却字字铿锵:
“我是村里的一份子,现在有机会为乡亲们做点事,就算会成为千古罪人我也在所不惜。”
听到王程鹏的话,孔雪雁只感觉一阵热流涌上眼眶。
他本以为王程鹏是不知道那么做的后果,实际上他却是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做的这件事情,更加难能可贵。
在这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多少人为了一个返城名额争得头破血流,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却甘愿毁了自己的名声也要帮助村里好不容易开起来的厂。
她迟疑片刻,最终缓缓开口道:
“王同志,这事儿我不能做主,但是我会尽量将你的要求告诉主编。“
说到这里,她又劝了一句:
“王同志,你实在是没有必要……”
“你真要是有心,完全可以等到大学毕业之后再……”
“我等得起,大家却等不起!”王程鹏突然提高声调,眼神灼灼,“我来自群众,却不会脱离群众。”
“组织培养我上大学,是要我学成后更好地服务群众。”
“如果现在就对乡亲们的困难视而不见,那还谈什么以后要报效国家,那简直是自己骗自己。“
堂屋突然安静了下来,只有墙上的挂钟在滴答作响。
孔雪雁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这个穿着蓝色袄的农村青年,此刻在她眼中竟显得如此高大。
似是被王程鹏的精神所感染,她郑重其事地保证道:
“我会原原本本把你的话转达给报社领导,一定尽全力促成这件事。”
“王同志这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我相信报社领导一定不会拒绝这件事情。”
孔雪雁能那么说,这件事情基本上就已经是八九不离十。
见状,王程鹏也松了一口气,暗道这一次,自己总算是带大家过上了好日子。
诚然村里有诸如柳嫣然一类的坏人,但是更多的却是朴实的村民。
既然自己有能力,自然应该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也带他们走上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别的不说,光是王程鹏这大鹏制厂员工加股东的身份便值得他去那么做。
采访完毕,又在孙子墨的帮助下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影像资料,两人这才向王程鹏告了辞,匆忙离开了王家村。
报道这种东西可是有时效性的,自然是越早上报越好。
只是在送两人离开的时候,王程鹏却发现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嘿,那可是省里来的同志,还是记者,这可是王家村开天辟地头一回的大事,又怎么可能不引起大家的注意呢?
事实上,要不是为了怕影响到这次的采访,那看热闹的人怕是都能将王程鹏家给挤坏了。
然而孔雪雁和孙子墨才刚走,他们便蜂拥而至,围着王程鹏问起了话。(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