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拙劣的杨鹤
就在洪承畴精心算计,准备设下鸿门宴,一举逼反神一魁,藉此扳倒杨鹤之际。
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却让他的计划落了空。
但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一个更加直接、更加顺理成章的机会。
消息是从固原总督府传来的,前后两道,一道比一道让洪承畴感到意外。
第一道消息:三边总督杨鹤密令神一魁,令其即刻派遣心腹大將茹成名,前往固原总督府议事。
神一魁不敢抗命,只能派茹成名去了。
可茹成名一脚踏进固原总督府的大门,连杨鹤的面都没见著,就被早已埋伏好的甲兵拿下。
隨即杨鹤现身,以“桀驁不驯,殴打上官”为由,將茹成名处以极刑一一死!(凌迟)
茹成名受三十二刀而死,杨鹤手段残酷,令人髮指。
这消息传回寧塞,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当即將神一魁惊出了一身冷汗!
茹成名是什么人?
那是他神一魁的心腹臂膀,是他手底下最能打、也是最有威望的几个把总之一。
杨鹤说杀就杀,而且是用如此酷烈的手段,这分明是在杀鸡做猴。
下一个会不会就轮到他神一魁?
一想到这,神一魁一连好几天都惶惶不可终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晚上睡觉甚至都不敢解衣卸甲,只能枕戈待旦,暗中联络旧部。
一旦情况不对,神一魁就会立刻扯旗造反,杀出一条血路。
寧塞城內外的气氛,一时间也变得异常紧张。
然而,就在神一魁惊恐万状,几乎要键而走险的时候,杨鹤的第二道命令,或者说安抚信,又送到了。
信中,杨鹤的语气异常温和,先是解释了处死茹成名的原因。
无非就是些“顽固不化,桀驁不驯,不服管教,顶撞上官”之类的罪名。
自己这么做是替神一魁剪除一个祸害,免得他被手下裹挟,再次造反。
然后他话锋一转,开始安抚神一魁。
杨鹤称此事只针对茹成名一人,绝不会牵连其他归顺將土,希望神將军顾全大局,继续为朝廷效力云云。
这拙劣的一打一拉的手段,非但没起到效果,反而让神一魁更加摸不著头脑,不敢有半分鬆懈但神一魁自从招安之后,也失了那份心气,不敢立刻就反。
他小心翼翼地观察著周围的动静,直到大半个月过去,固原那边再没什么动静传来。
驻扎在寧塞周围的洪承畴和吴弘器的人马,也似乎没有什么异常调动。
神一魁那颗悬著的心,才算稍稍放下来一点。
或许......杨总督真的只是想敲打敲打他,杀个茹成名立威?
神一魁抱著一丝侥倖的心理,选择了继续隱忍,逆来顺受。
可他哪里知道,杨鹤这番操作,已经把他推倒了悬崖边缘。
洪剃头也已经盯上了他。
洪承畴在寧塞的行辕里,得知杨鹤先杀茹成名、后又安抚神一魁的整个过程后,几乎都要笑出了声来!
“拙劣的杨鹤啊!”
“这杨鹤不愧是御史出身,纯粹就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蠢货。”
杨鹤此次名为招抚,实则毫无信义,手段更是粗鄙不堪!
如此反覆无常,威信岂能不失?
他以为诛杀了神一魁手下的部將,然后再安抚神一魁,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在洪承畴看来,这简直是笑话。
杨鹤难道不知道,就算神一魁选择忍气吞声,那他的部將呢?
神一魁的部將,会像茹成名一样,甘愿等死吗?
洪承畴敏锐地意识到,杨鹤这番弄巧成拙的操作,已经帮他完成了最关键的一步,摧毁了神一魁以及他部下对於朝廷的信任。
两个蠢货凑在了一起,简直是天助他洪承畴。
洪承畴原本准备的鸿门宴,现在看来,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了。
杨鹤亲手点燃了导火索,洪承畴需要做的,仅仅是在旁边,轻轻地扇一扇风即可。
而神一魁这边,更是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有苦说不出。
这位曾经拥兵数万、纵横陕北的大贼寇,自从接受招安之后,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没招安之前,他是纵横陕北的义军首领,也是让各地官员闻风丧胆的一方梟雄,手握数万大军,攻城略地,好不威风。
可招安之后呢?他头上的“光环”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锁。
自从回归了大明体制內,神一魁瞬间从云端跌落泥潭,变回了以前的那个任人践踏的丘八。
当初在庆阳府接受招安后,那些被他打怕了的官僚士绅,一看他放下了武器,立刻就换了一副嘴脸。
这些官僚士绅,处处刁难他和他手下的弟兄,不仅隨意欺辱降卒,而且还剋扣他们的安家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