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10章 训练民兵

第210章 训练民兵

“我告诉你,这些兵都是大帅的,没有大帅的命令,我一个人都不会往外借!”

“你俩可別来害我了,要借兵可以,拿著大帅的手令来。”

“其他免谈!”

余承业见状,只得软磨硬泡起来:

“曹二哥,你就帮帮忙吧!”

“这是大帅给我和定国的考验,也是我俩第一次练兵,要是做不好估计又得回辅兵营里了。”

“我又不干別的,主要是想请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兵,来帮著训练训练。”

可就算他好话说尽,曹二的头,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不行!”

“你就是说破了大天也不行!”

他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告诉你,这个头我是绝对不可能开的!”

“我今天要是私底下把兵借给你了,那我和朝廷那帮以权谋私的官將们,有什么区別?”

看著曹二一副坚决的模样,余承业和李定国两人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还是太天真了。

出师不利,两人有些垂头丧气,告罪了一声便准备离开。

曹二见他们这副样子,也不免有些好笑,终究还是於心不忍,叫住了他们。

“这样吧,我给你们俩出个主意。”

“大帅要你们练的只是民兵而已,又不是用来野战的精锐战兵。”

“你们在军中学了这么久,那点本事,用来教一帮百姓,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这战阵当中,个人的武艺,还在其次。”

“最重要的,还是纪律!”

“只要一支队伍,能做到进退如一,令行禁止,就算来的是万人敌,他也抵不过箭矢和铅子齐射。”

“你们啊,倒不如回去好好想想,该怎么把这帮乌合之眾的纪律给练出来。”

“另外,你们可以先照著兵书,写个练兵的章程出来,我帮你们递上去。”

“看看大帅能不能开恩,给你们调拨一些人手。”

两人听完,如梦初醒,对著曹二千恩万谢,回去之后,便立刻拿出兵书,仔细研究去了。

……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余承业和李定国,终於等来了点选兵员的时候。

校场之上,平武县周边几个村子里,凡是分到了田的人家,都按规定,派出了家中的青壮过来,黑压压地站了一大片。

两人对照著从《纪效新书》上学来的方法,开始一丝不苟地,挑选自己麾下的兵卒。

本来,按照兵书上所说,选兵有“四要”、“四不要”。

像什么城市游滑之人不要、在官府里当过差的不要、四十岁以上的不要、皮肤白净的不要;

还有什么胆怯者易逃,胆大者易莽撞乱阵等等

但说白了,这些东西也並非绝对的定式。

比如说,首先优选乡野老实人,要求黑大粗壮,能耐辛苦,手麵皮肉坚实,有土作之色,此为第一。

但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一个核心,老实听话,服从管教。

像什么力大、丰伟、伶俐,武艺之类的,都只是锦上添。

就如同曹二所说的一样,战场之上,最重要的,永远是纪律。

只有一支进退有据的队伍,才能算得上一支真正的部队。

但很显然,此刻的余承业和李定国,对於这个道理,只是一知半解而已。

他们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严格按照兵书上的规矩,精挑细选。

对此,在不远处悄悄观察地江瀚,看得是直嘆气,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看来这两人还是没懂自己的意思。

当然了,他也不好苛责什么,毕竟这是余承业和李定国第一次带兵。

严格按照教条来选,起码也不会错到哪儿去。

经过几天的精挑细选后,余承业和李定国终於选好了麾下的三百民兵,並准备对他们,展开为期三个月的严格训练。

而江瀚也从战兵营里,抽调了四十名老兵,帮著他俩训练。

余承业和李定国欣喜若狂。

他俩觉得有了这些老兵带队,把这帮新兵练出来,基本就是手拿把掐的事儿了。

但两人很快就会意识到,想要把这群刚刚放下锄头的农夫,练成一支合格的民兵,远比他们预计的更困难。

他俩给这群新兵定下的章程是白天训练队列、器械;

晚上,则集中起来,读书认字,辨识令旗。

为了方便训练,他俩还在几个村子附近,特意开闢了一处训练场出来。

目的就是想让这帮百姓,能够心无旁騖地好好训练。

然而,训练刚开始了没几天,余承业和李定国,就发现了不对劲。

这帮新兵在训练时,个个都心不在焉,无精打采。

老兵们喊出的口令,他们常常要反应半天。

但到了解散的时候,这帮新兵就跟兔子似的,跑得比谁都快,眨眼就没了人影。

到了晚上,好不容易把他们召集起来,准备教习认字时,更是个个哈欠连天,眼皮打架,根本学不进去。

眼见训练没有成效,余承业和李定国俩人急了。

他俩更是加长了训练时间,並让这帮新兵们回去自己加练,开出了一剂猛药。

可即便这样,还是收效甚微。

无奈之下,两人决定寻找江瀚求助,可等来的却是闭门羹。

江瀚提供了除帮助以外的一切支持,只是让他们俩自己想办法解决,毫不留情。

回去后,李定国思来想去,他觉得是自己做事太过死板,每天只知道埋头苦练,根本没有在意麾下新兵们的具体情况。

於是他找来余承业,两人合计之后,决定对这帮新兵来个“家访”。

说是家访,但其实就是暗地里跟踪。

这天,两人悄悄地跟在几个民兵身后,跟著他们一路急匆匆地跑回家,想看看这帮人到底在搞什么鬼。

结果他俩却发现,这群人跑回去后,根本没像他们要求的一样,加练白天的队列和刺杀动作。

反倒是一头扎进了自家刚刚分到的田地里,一门心思地开始捯飭起田地来。

经过几天的仔细观察,两人终於明白了其中关节所在。

原来,虽然现在是冬季农閒时期,但对於这帮农民们来说,要乾的活儿可一点也不少!

冬季,也需要对农田进行基础维护。

由於这些田土都是刚刚才分到手上,这帮农民就需要要抓紧时间,清理上一季收割后残留的稻茬和杂草,以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场所。

这些地方能保温,螟虫、稻飞虱等虫卵易附著在残茬上,藉此度过寒冬。

有的稻田还需要进行浅耕,疏鬆表层土壤,再引入冷水冬灌。

一方面,可以冻死埋在土壤里的害虫幼虫;另一方面,也能使土壤经冬季冻融后更疏鬆,利於来年插秧。

还有的土地长期荒废,需要修补田埂,检查是否有坍塌或裂缝,並用新泥夯实,防止来年灌溉时漏水

正因为心里都惦记著这些活计,这帮民兵们根本没有多少心思,放在训练上。

甚至,为了能省下点口粮,他们都不捨得吃饱,寧愿饿著肚子,也要把粮食存下来,带回家里给妻儿老小。

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没有足够的体能,去应付高强度的训练了。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余承业和李定国两人恍然大悟。

本以为练兵只需要狠抓队列,拼命操练;可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

他俩一合计,与其强逼著民兵们训练,倒不如先帮著这群人,把农活全解决了。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群民兵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训练中来。

於是,两人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暂时放弃练兵。

转而组织起手下的所有民兵,一起挨家挨户的整理土地,处理农活。

这个决定,在最初还是遭到了不少老兵的反对。

在他们看来,只需要用军棍来教育一通,就能让这帮民兵学会专心训练。

但余承业和李定国却否定了这种观念,棍棒只能暂时解决问题,治標不治本。

於是,第二天,他俩便各自带队,將麾下的三百民兵,全都带到了田间地头干农活。

他俩也不再是发號施令的哨长,而是变成了带头干活的工头。

两人把队伍分成了几个小队,分头行动,有的负责除草,有的负责翻地,有的负责修补田埂

而调拨来的四十个老兵,也在无奈之下,被拉来当了壮丁。

数百人拧成一股绳,合力帮忙,其效率远非一家一户单干可比。

短短十余天时间,几千亩土地,便被他们整理得妥妥贴贴。

当这帮民兵们,亲眼看到自己的长官,竟然真的捲起裤腿,和他们一起跳进冰冷的泥水里,顶著严寒干著农活时,他们也终於不再牴触了,心中的隔阂彻底烟消云散。

民兵们看著自家那捯飭得乾净利索的土地,再看看余承业和李定国那两张被冻得通红的脸庞时,一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也终於明白了,这两位小將军,是真心在为他们著想。

虽然不懂得什么叫士为知己者死,但民兵们都暗自下定了决心,绝不辜负两位小將军的一番好意。

再也不用老兵们拿著军棍去催促和强迫了。

解决了后顾之忧的民兵们,再回到训练场时,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完全不一样了。

个个都卯足了劲,毫不含糊。

民兵们即便是顶著寒风,也一丝不苟的完成著老兵们下达的每个命令。

队列不再散乱,训练场上喊杀声中气十足,充满了干劲儿。

就这样,在经歷了最初的挫折之后,余承业和李定国的练兵计划,也开始慢慢走上了正轨。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癲!姐姐天命女帝,就我是反派? 末世战锤:永世神选为我暴兵 篡清:从康熙毕业论文开始 四合院:从交道口街道办开始! 华娱,从天仙替身开始 娘子京城名捕,我是第一魔头 三国:开局收刘备保护费! 王爷不近女色,我却孕吐三年 火爆波长 吞仙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