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经传信,让工部冶铁司的作头柴宇放下一切活计,不惜工本,全力打制马鞍、马鐙,以及半装的甲马鎧。”
“最迟一个半月,咱们就能凑出一支三千人的骑兵军团!”
听了这个消息,帐內眾將精神一振,眼中冒光。
说实话,他们这批从西北边镇杀出来的老兵,真要论战斗力,还得是骑在马背上才能全部发挥出来。
毕竟当年在边镇时,他们可是饿著肚子,都要出塞和蒙古韃子交战的。
现在有了这批战马,他们的战斗力能提升一个档次。
江瀚摊开舆图,细数著现在的敌我態势:
“根据邵勇从梓潼传来的消息,现在四川明军的主力部队,主要有两股。”
“第一,是保寧府的四川副总兵张令,此人是员老將,箭术精湛,號称『神弩將』”
“他主要负责驻守川北地区,驻地就在保寧府,麾下约有五千人马。”
“第二个,是四川总兵侯良柱。”
“他正率领川中主力,驻守於绵州至盐亭一线,防备邵勇进兵成都府,手上约有八千精兵。”
“此外,我估计在成都府,应该还有一股明军。”
“蜀王朱至澍就在成都府,肯定会有人拱卫府城,很可能是云贵川三省总督朱燮元。”
“据我推算,他手上的兵力应该不会太多,毕竟云南现在还有土司在作乱,朱燮元不敢轻易把贵州和云南的兵马调过来。”
眾人仔细看著舆图上的几处標点,揣摩半晌,大致明白了江瀚所说的状况。
江瀚指著舆图上的保寧府,画出了一个包围圈:
“现在咱们的目標很简单,围点打援!”
“我们和邵勇两部,自西、北两面,进攻保寧府。”
“要做出一副不惜代价也要攻破城池的样子,逼绵州的侯良柱来救。”
“等他从绵州出兵后,再调集江油的刘寧率领新组建的骑兵军团,设下埋伏,断其后路,围剿侯良柱的援军!”
“只要打掉了侯良柱所部,保寧府的张令就成了瓮中之鱉。”
“凭他一支孤军,无论如何也守不住保寧府。”
“只要歼灭了这两支明军主力,成都府自然孤立无援,到时候任凭咱们拿捏。”
听了江航的作战计划,帐內的眾將纷纷点头,都觉得此计可行。
可等仔细消化过后,却还是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们个个掰开手指头,算了又算,发现现在根本找不出多余的人手,来组建这只骑兵军团。
要知道三千人可不是个小数目,江瀚这一趟总共才带了八千战兵入川。
此次南北两路进攻保寧府,江瀚已经抽乾了所有能调动的兵力。
就连刚训练不到一年的民兵,都拉出来了。
现在军中的比例,基本上是民兵和精锐战兵五五开,剩下的都留在龙安府看家。
骑兵不同於步兵,这是个高技术而且十分耗钱的兵种。
一个普通人,没有大半年的时间,恐怕连控马都学不会,更別提在马上衝锋陷阵、开弓骑射了。
算来算去,他们怎么都凑不出三千人来组建这支骑兵军团。
曹二率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大帅,咱们现在人手可不够啊!”
“军中总共只有八千人,上马能骑射,下马能步战。”
“这一趟,咱们南北两路大概就带了四千左右的精锐出来,剩下四千人都在龙安府看家护院。”
“大帅您应该清楚,想要把那群民兵训练成合格的骑兵,至少也得一两年的功夫。”
“总不可能把看家的老兄弟们都抽调出来,组成骑兵吧?”
可江瀚听罢,却重重地点了点头,斩钉截铁:
“没错!我这次就是要孤注一掷!”
“我打算把咱们从西北带来的精锐全拉出来,投入战斗!”
“我要一战歼灭四川明军主力!”
“我算过了,龙安府只留一千战兵和部分民兵就行。”
“刚好剩下三千人,这批人全都组成骑兵!”
此话一出,满帐皆惊。
董二柱更是急不可耐地站了起来:
“三千人都调出来?!”
“那那龙安府怎么办?!”
“咱们大军一动,龙安府守备必然空虚,万一官军趁机打进龙安府怎么办?!”
“那可是咱们的根基之地,岂能容官军在龙安府四处烧杀抢掠?!”
可江瀚决心已定,大手一挥打断了董二柱:
“不要怕这些瓶瓶罐罐,打碎了咱们將来还可以再建。”
“有句话说得好,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只要咱们的主力部队还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再说了,现在秋收已经结束,就算官兵想打砸抢烧,他也没什么东西可以抢。”
“让李自成充分发挥民兵的作用,把游击战在川北的群山里打起来。”
“民兵带著百姓坚壁清野,往山里躲。”
“只要能拖住三个月,我一定能拿下绵州和保寧府的明军主力!”
隨著眾將纷纷离去,一场决定川中局势走向的大决战也即將来临。
而决战之前,江瀚必须把自己麾下的所有资源,全都调动起来。
中军大帐之內,他彻夜未眠。
就著昏黄的烛火,江瀚开始亲自起草调令。
传令兵们在帐外严阵以待,隨时准备奔赴后方的各个州县,把江瀚的命令传递下去。
“.现命石泉县守將李老歪,即刻拔营,率本部两千兵马换防至江油县。”
江油是南下成都平原的门户,也是防备成都明军北上的要衝,地势平坦,利於大兵团作战,所以他需要一员猛將镇守后方。
然后是平武县的李自成,率部即刻开拔,接替石泉县一应防务。
“.石泉地处群山之中,道路崎嶇,易守难攻。”
“敌军若来,必是偏师奇袭,你麾下兵马多擅山地作战,由你镇守石泉,扼守我军侧后方,切记不必死守,保存实力为上……”
再然后是平武县的赵胜。
江瀚要求赵胜调集平武、青川等地所有秋粮,尽数脱壳、打包,运往百丈光和梓潼一线,保证后勤。
並且还命其监督冶铁司,要求一个月半內,必须將所有高桥马鞍、双边马鐙,半装甲马鎧准备到位。
所有材料赵胜需要全力提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