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最新地址:www.2shuqu.com
书趣阁 >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 第275章 崇禎九年发展计划(一)

第275章 崇禎九年发展计划(一)

“现在这帮人要么被我们清算,要么跑了,正好由官府接手!”

江瀚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分析道,

“由各州县衙门统一组织,收集城內粪便、在城外设立大型的官营沤肥场,集中沤制肥料。”

“这些肥料,优先供应咱们的营庄,剩余的还可以平价卖给农户,一鱼两吃。”

“再者,你说的河泥肥,也可以由官府出面,组织民夫,统一开挖。”

“眼下正值冬季枯水期,这样搞既能清淤,还能挖泥肥田,可谓是一举两得。”

江瀚越说越觉得可行,朝著李兴怀吩咐道:

“你仔细记下,等回去之后,再把我说的这些法子,写个详细的章程出来。”

“一式两份,一份报给我,一份留你农部存档。”

“等日后察验,也好互相对照,论功记过。”

李兴怀听罢连忙点头,仔细记下此时。

他心中暗自佩服,不愧是大王,连人粪这等“贱业”都考虑得如此周全。

但其实,江瀚惦记的可不只是农家肥。

他脑子里一直在想,是不是可以做些化肥出来。

化肥可谓是后世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於粮食增產有著革命性意义。

眾所周知,化肥主要成分就是氮、磷、钾三种元素。

其中,氮肥能促进叶片生长,使植株茂盛;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果实成熟;

钾肥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比如抗病、抗寒、抗旱等。

如果江瀚能搞出化肥,那么大幅度提升亩產將不在话下。

而好巧不巧,在明末,还真有一种类似化肥的物质普遍存在。

这种物质就是硝酸钾(kno),是一种含有氮和钾的化合物。

这玩意儿听起来很陌生,但换个名字就耳熟了。

硝酸钾在民间,又叫土硝或者硝石,正是军中製造黑火药的关键原料。

但是吧,一般的土硝並不能直接用来施肥。

明末时期的硝石,大多都是从硝土中熬製出来的,其中硝酸钾的纯度並不高,含有不少杂质。

如果直接把它施用於农田,不仅营养元素难以吸收,反而可能烧毁农作物,甚至破坏土壤结构。

所以江瀚必须想办法,去除土硝里的杂质,然后再將其配比成化肥。

而且最关键的地方在於,硝石是製备火药的关键材料,必须满足军中需求,剩下的才能用来製作化肥。

但化肥这玩意儿吧,你又必须量產才行,否则一斤两斤的化肥,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念及於此,江瀚脑中突然灵光一闪,看向李兴怀:

“李主事,你是四川本地人,可曾知道本省哪里有產量大的硝石矿?”

“就是军中用来造火药的硝土,我有急用。”

李兴怀被他问得一怔,不知道话题怎么突然从粮食扯到了硝石,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回大王,臣下的老家江油,就有一处极大的產硝地。”

“哦?仔细说说!”

李兴怀整理了一下思绪,回道:

“就在江油县以北的重华镇一带,有座老君山。”

“此山颇有神异,山中有许多天然形成的硝洞,规模很大,比较出名的有大兴洞、朝阳洞、天雨洞等。”

“这些洞內四季阴凉,洞壁和底部的土层中富含硝土,附近乡民世代都有进洞熬硝的传统。”

李兴怀所说的老君山,是西南地区著名的硝矿產地,地质构造特殊,洞內蕴藏著丰富的硝酸盐矿產。

明朝时期,西南战事所需要的硝石,基本都出自於此;而清朝乾隆时期,为了攻打大、小金川地方土司,更是大规模开採过此地的硝石。

江瀚听完,眼前一亮,没想到在江油就有大规模的產硝地,看来得把这片地区纳入官营了。

对面的李兴怀见江瀚对硝洞如此感兴趣,自然也明白他的想法,脸上不禁露出一丝为难之色。

“大王,您是不是想把老君山的硝洞都收归官营,然后僱人开採?

“依属下看,此事恐怕有些难办。”

“嗯?有何难处?”

李兴怀嘆了口气,详细解释道:

“大王有所不知,其实在明廷治下,老君山的硝洞一直都是官营的。”

“朝廷为了確保火药原料,將附近熬硝的乡民都编入了硝匠户,子承父业,世代为朝廷熬硝,不得隨意转行改业。”

“据下臣所知,重华镇登记在册的硝匠户,就不下三四百户之多。”

“但是吧,这项差事极其艰苦,匠户们每年都要向官府缴纳硝差。”

“要是完不成定额,要么自家掏钱补税,要么就得去服更苦的徭役。”

“再加上工作艰辛,待遇微薄,官府发放的月米,只有三五斗粮食,难以养家餬口。”

“可就是这么点粮食,还要遭到层层盘剥,到手能剩多少全看运气。”

说到这,李兴怀两手一摊,

“时间长了,谁还愿意干这等卖命又挨饿的营生?”

“於是,这些硝匠户们全都逃了,拖家带口躲进了深山里,再也不肯出来。”

“那老君山山脉连绵,地形复杂,各个硝洞分布得又散又隱蔽。”

“这帮逃籍的硝匠们仗著复杂地形,跟官府的差役周旋。”

“他们凭著手艺,自己找硝土、挖硝洞、私熬硝,然后偷偷运到山下的镇子里,卖给那些製作烟爆竹的商家,换点钱粮勉强餬口。”

“虽然发不了財,但总比当牛做马强。”

“官府好几次想进山清剿,但碍於地形原因,只能作罢。”

“如今的老君山,早就成了官不举,民自采的混乱局面。”

江瀚听罢恍然大悟,没想到还有这一茬。

“原来是沉疴宿疾,怪不得呢。”

“但如今江油已经换了主人,於公於私,这些硝石洞咱们都必须拿下。”

他扭头看向李兴怀,吩咐道:

“这样吧,你回去后,立刻从农部和工部抽调精干人手,组织一个硝务督办处。”

“我会下令让剑州驻军,调一队兵马过来,务必把老君山这片硝洞纳入官营。”

“至於里面的硝匠,”

江瀚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礼后兵,

“暂时先不要派兵清剿。”

“去之后,找个本地的乡民,进山通知里面的硝匠。”

“如今新朝雅政,所有匠籍、军籍一概废除,他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不必再躲在暗无天日的山洞里当野人了。”

“如果还想从事熬硝的,官府愿意公平买卖,按照质量、重量论价。”

“他们熬出的硝,只要质量合格,我照单全收,现银结算。”

“等初步建立信任后,再和他们谈僱佣的事情。”

“只要他们点头,愿意进入官营的硝场干活,我不但按月足额发放口粮,还会根据每人开採、熬炼的硝石数量和质量,额外给予工钱,多劳多得。”

“此事务必重视起来,军中火器日盛,需要海量硝石製造火药;而且粮食增產,也需要硝石。”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shuquge.com』
相邻小说: 癲!姐姐天命女帝,就我是反派? 末世战锤:永世神选为我暴兵 篡清:从康熙毕业论文开始 四合院:从交道口街道办开始! 华娱,从天仙替身开始 娘子京城名捕,我是第一魔头 三国:开局收刘备保护费! 王爷不近女色,我却孕吐三年 火爆波长 吞仙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