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发展,未来的贸易一定会面向全球化。
海外的国家一定会踊跃的进行贸易往来,只要他们船只发展跟得上,那么利用海洋,全球资源交换贸易势在必行。
这是未来的大势。
如果大明不提前布局进来,即便现在大明发展一片欣欣向荣,未来都有可能被弯道超车。
这是弘治皇帝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既然有机会替未来布局,为什么不去尝试?
弘治皇帝沉默了许久,才问陈策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道:“我们如何才能和对方兑换?保持两边货幣信誉对等?”
弘治皇帝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是货幣兑换的问题,第二是货幣价格的问题。
毕竟金子和银子的价值不可能对等,大明的货幣和海外的货幣也不可能对等结算。
陈策道:“至於皇上第一个问题,这很简单。”
“银行……嗯,就是钱庄。”
“我们可以在各市舶司设钱庄,专门用来兑换国际货幣。”
“第二个问题,那就看对方发展的情况给予合理的估算了。”
“譬如一件丝绸,在大明需要多少本幣,在对方国家需要多少本幣,在下一次大航海的时候,可以將货物价值都给標註起来,从而换算出等价的货幣结算。”
弘治皇帝急促的道:“所以航海的目標,不仅仅是为了震慑海盗、宣扬国威,还能给未来全球贸易和货幣兑换体系铺路?”
陈策点头道:“理论上是这样的。”
弘治皇帝沉思了许久,才点点头,认真的盯著陈策,道:“纯简,这些事,朕办不到,大明能办到的人……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
“只有你能主导。”
“朕信任你,可你……还能走到对岸吗?”
陈策也沉默了一会儿,才认真的道:“我儘量,这段时间我也会將所思所想都写好蓝本,交给皇上。”
“即便日后我不在了,皇上也可以根据我的蓝本,继续为大明未来铺路!”
弘治皇帝深深嘆口气,低声道:“纯简……內阁欺朕太甚,欺太子太甚,欺你太甚。”
“朕打算將刘健给换掉,这段时间外面针对你的事,不是刘健做的,是朕。”
陈策:“我知道。”
弘治皇帝似乎觉得这在情理之中,毕竟他是陈策。
“怪朕吗?”
“一旦航海失败,你要替朕承担所有错误。”
陈策摇摇头,微笑道:“我命不久矣,哪里还在乎身上背负的是盛名,还是骂名?”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道:“朕不会亏待你的!”
(本章完)